
[dispirited] 心中哀歎、感傷
古人見北雁南飛,花木凋零即黯然神傷
傷神,傷心。 晉 孫盛 《晉陽秋》:“﹝ 荀粲 ﹞婦偶病亡,未殯, 傅嘏 往唁, 粲 不哭神傷,曰‘佳人難得’,痛悼不已。”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 荀奉倩 喪妻,神傷而卒,非鼓缶之情也。”《再生緣》第五五回:“心掛 麗君 賢小姐,神傷 映雪 女嬋娟。” ********* 《患難馀生記》第一章:“突然在 芝加哥 最著名的《論壇報》上看到長電,詳載《新生》事件的發生及 杜先生 含冤入獄的情形,初則為之驚愕,繼則為之神傷,珠淚奪眶而出。”
神傷(shén shāng)是漢語詞彙中一個富有文學色彩的詞語,其核心含義指精神上的悲傷、情緒低落,多用于形容因思念、感懷或遭遇不幸而産生的内心憂郁狀态。以下從權威漢語工具書角度分層解析:
基本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釋義為:“精神頹喪;心情悲傷”,強調内在情感的傷痛感,如“黯然神傷”即形容因失落而情緒低沉的狀态。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字源解析
二字組合凸顯“精神受損引發的悲痛”,屬心理層面的隱喻表達。
來源:許慎(漢).《說文解字》;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 商務印書館, 2005.
古典詩詞
多見于表達懷人、感時之作,如清代納蘭性德《浣溪沙》中“沉思往事立殘陽”的孤寂,或李商隱“春心莫共花争發,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怅惘,皆屬“神傷”之境。
來源: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現代作品
魯迅《故鄉》描寫閏土的變化時,以“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麼說才好”暗含對物是人非的神傷,體現時代變遷下的精神創傷。
來源:魯迅《呐喊·故鄉》.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3.
來源: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 商務印書館, 1999.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進一步注解其隱含“因過度思慮導緻心神損耗”之意,與中醫“憂傷肺”(《黃帝内經》)的理論呼應,體現傳統文化對情志影響身心的認知。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神傷”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神傷”指神情傷感、内心悲痛,強調精神或情感上的創傷。常用來描述因失去重要的人或事物而産生的哀傷情緒,例如“黯然神傷”。
該詞源自曆史人物荀粲(荀彧之子)的故事。據記載,荀粲因妻子早亡悲痛過度,最終郁郁而終,後人以“神傷”“荀令神傷”等表達深切悼念亡妻之情。
“神傷”既是古典文學中的情感表達,也用于現代語境,需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其程度和指向。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漢典或詩詞類文獻。
白迢迢綁解播土揚塵長殇暢顔徂風催攢躭擱電功率放春阜俗共牢宮門費功能陶瓷乖硋桄關筕筜亨鮮慧鑒會自渾渾沌沌嘉靖八才子谫材簡捷蛟人敬語謹曆酒魁究味坑木狼子連欐亂嗣墨鏡粘膜逆接弄文皮剝匹鳥虔恭牽力情郎肉圓色莊閃身燒燌十二辰堆拾人唾餘受職數貧嘴胎孩透鏡頽宕頽競讬之空言委仰無添和鄉器挦毛搗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