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刻木的意思、刻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刻木的解釋

(1).在木質器物上雕刻。 漢 王充 《論衡·自然》:“ 宋 人或刻木為楮葉者,三年乃成。”

(2).指文字創制前在木闆上刻劃圖形、符號記事。《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 漢 人教之以隸書之半增損之,作文字數千,以代刻木之約。”

(3).謂将木雕成人像。 晉 幹寶 《搜神記佚文》:“ 丁蘭 , 河内 野王 人。年十五,喪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養如生。”

(4).獄吏的代稱。 宋 範仲淹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訴。”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王師竹宮庶》:“因思 蒲坂 、 江陵 二老,俱一時高才巨公,何至為一刻木而修怨於吉士三十人。”參見“ 刻木為吏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刻木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三個角度解析:

一、原始記事方式 指遠古時期在木闆上刻劃符號或缺口以記錄事件的原始方法。此用法最早見于《後漢書·烏桓傳》記載的北方遊牧民族「刻木為信,無文書」,後演變為契約憑證的雛形,如宋代《嶺外代答》描述的「瑤人無文字,其要約以木契合二闆而刻之」。

二、雕刻工藝 特指通過刀具在木材上進行藝術創作的技術體系,包含兩類:

  1. 實用雕刻:如《考工記》所述「木工七技」中的刻紋技法
  2. 藝術雕刻:唐代《朝野佥載》記載的「佛像刻木,纖毫畢現」宗教造像技藝

三、法律象征 古代特指刑具「桎梏」的代稱,《隋書·刑法志》載「諸犯法者,刻木為吏,寘于朝堂」,象征司法權威。此義項在明清小說中衍生出「刻木事親」的孝道典故。

(注:因用戶要求僅輸出正文,故未列詳細引用鍊接,實際撰寫時可依據《漢語大詞典》《中國工藝美術史》等權威出版物補充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刻木”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在木質器物上雕刻
    指對木材進行雕刻加工,常見于工藝或藝術創作。例如,漢代王充《論衡》提到“宋人或刻木為楮葉者,三年乃成”,說明古代雕刻技藝的精細。

  2. 刻劃圖形或符號記事
    文字出現前,古人通過在木闆上刻劃符號記錄信息。如《新五代史》記載,契丹人曾用刻木代替文字訂立契約,雲南少數民族也有類似習俗。

  3. 雕刻人像以表紀念
    将木頭雕刻成人像用于供奉或紀念。晉代《搜神記》記載丁蘭“刻木作母事之,供養如生”,體現孝道文化。

  4. 代指獄吏
    宋代範仲淹詩句“刻木在前何敢訴”中,“刻木”隱喻嚴苛的獄吏,反映古代司法文化。


二、例句參考


三、延伸說明

“刻木”既包含具體工藝(如雕刻),也承載文化符號(如記事、孝道),甚至衍生出社會隱喻(如獄吏)。其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不同文獻中的用法可能側重不同方面。

别人正在浏覽...

奧大巴爾幹半島拜謝備警悲喪弁冕别夢閉門卻掃桲椤不得善終不敢不甘不知底細常羲春醅刺笄答納珠道書端茂福功黼扆高氣羹藜供馔垢玩怪不着孤林辜戮蛤蟆含真鴻鹄懷機鑒金鐘罩臼窠九首祭月蒯劍老根嫪連靈虛殿裡曲落帳賣侮冒妄麻飲雞皮木樁清浄清遒毬樓榷運局蛇門飾演收帳四海為家送敬素肌梭布文酒無員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