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代設立的管理貿易和稅收的機構。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官政二》:“本朝茶法: 乾德 二年,始詔在 京 、 建州 、 漢 、 蘄口 ,各置榷貨務。”《宋史·食貨志下五》:“ 宋 榷茶之制,擇要會之地,曰 江陵府 ,曰 真州 ,曰 海州 ,曰 漢陽軍 ,曰 無為軍 ,曰 蘄州 之 蘄口 ,為榷貨務六。”亦省作“ 榷務 ”。《宋史·食貨志下五》:“總為歲課(茶) 江 南二十七萬餘斤……悉送六榷務鬻之。”
“榷貨務”是宋代設立的官方機構,主要負責貿易管理和稅收征管,尤其在專賣制度中發揮重要作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職能
榷貨務隸屬太府寺,核心職責包括食糧、金帛等物資的貿易管理,以及鹽、茶等專賣商品的稅收征收。例如,宋代茶法規定在京城、建州、漢陽等地設置榷貨務,專營茶葉買賣并發放“茶引”(專賣憑證)。
機構設置與演變
曆史依據
《宋史·食貨志》記載,榷貨務在江陵府、真州、海州等六地設立,統籌全國茶葉專賣。沈括《夢溪筆談》也提到乾德二年(964年)始設該機構。
其他說明
部分資料誤将“榷貨務”解釋為“經營貨物買賣的成語”,但根據權威史料,其正确含義應為官方管理機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運作或曆史案例,可查閱《宋史》《夢溪筆談》等文獻。
《榷貨務》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經營貨物的貿易活動。榷貨指的是購買貨物并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務則表示進行相關商務活動。
《榷貨務》的部首是木,拆分後可分為“榔木”和“務”,榔木是一個常用的木制工具,用于敲擊物體;“務”是一個基本的漢字。
《榷貨務》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四年》:“替貨于諸榷”,意是在各地進行替代貨物的交易。在繁體字中,“榷”和“務”字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是有所差異的。據記載,古時候的《榷貨務》三個字的寫法為:“櫳貨務”。這種古漢字寫法在今天已經不再使用。
榷貨務是商人們日常經營的核心活動之一。
榷貨、貨物、貨運、貨架、貨源等。
貿易、買賣、經商、交易等。
銷售、出售、售賣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