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路的意思、柏路的詳細解釋
柏路的解釋
謂送葬之路。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桐棺堕馬鬣之封,柏路捲龍輀之輴。” 明 夏完淳 《招魂》:“蘭旌慘慘,柏路凄凄。”
詞語分解
- 柏的解釋 柏 ǎ 常綠喬木,葉鱗片狀,結球果,有“扁柏”、“側柏”、“圓柏”、“羅漢柏”等多種。木質堅硬,紋理緻密。可供建築及制造器物之用: 露(柏樹上的露水,據說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姓。 柏 ó 〔
- 路的解釋 路 ù 道,往來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陸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幹的人)。狹路相逢。 思想或行動的方向、途徑: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數(?)。 方面,地區:外路貨。各路人馬。
網絡擴展解釋
“柏路”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一、文學意象:送葬之路
該詞在古典文學中多指送葬或與喪葬相關的道路,常見于哀悼詩文。例如:
- 明代夏完淳《大哀賦》用“柏路捲龍輀之輴”描繪送葬場景,暗喻靈車行進的肅穆路徑。
- 杜甫《重經昭陵》中“再窺松柏路”則借松柏常青之景,寄托對逝者的追思。
二、現代用法:地名或街道名
當代語境中,“柏路”常作為具體地名出現,例如:
- 溫州市區株柏路、重慶翠柏路等,多因種植柏樹或曆史沿襲得名。
三、姓名寓意
作為人名時,“柏”象征長壽堅韌,“路”寓意方向與通達,組合後寄托活力、智慧等美好期許。
總結
“柏路”的核心含義仍以“送葬之路”為主,多見于古詩文;現代擴展為地名或人名時,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古典用例,可參考《大哀賦》《招魂》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柏路(bǎi l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由行列整齊而形成的道路。該詞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各,共有10個筆畫。柏路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形容了那些由柏樹種植而成的林間小道。
在繁體字中,“柏路”一詞的字形并沒有太大改變,依然是由木和各兩個部分組成。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對于這個詞來說,沒有太多的變化。它的原始意思仍然保持不變。
以下是一些使用“柏路”的例句:
1. 散步在柏路上,一片靜谧的氛圍包圍着我。
2. 柏路兩旁長滿了綠樹,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
3. 沿着柏路前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甯靜和美麗。
在組詞方面,可以使用一些與“柏路”相關的詞語,比如:“柏林”(bǎi lín)指的是柏樹叢生的地方,“路程”(lù chéng)指的是旅程的距離等。
與“柏路”相近的詞語包括:“林蔭道”、“林間小道”、“行道樹”等,它們都可以用來形容由樹木圍繞而成的道路。
反義詞方面,可以使用“泥濘道”或者“崎岖小路”等詞語,它們表示與柏路相對的路況。
希望以上内容能為你提供需要的信息!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