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文的意思、冊文的詳細解釋
冊文的解釋
文體名。簡稱“冊”。原為冊命、冊書等诰命文字的一種,隻用于帝王封贈臣下;後世應用漸繁,有祝冊、立冊、封冊、哀冊、贈冊、谥冊、贈谥冊、祭冊、賜冊、免冊等名目,凡祭告、上尊號及諸祀典,均得用之。《文選》列有“冊”的一類,收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上親郊廟,冊文皆曰‘恭薦歲事’。”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卷一:“ 真宗 将立 明肅 作後,令 丁謂 諭旨於 楊大年 ,令作冊文。”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二:“上禦 保和殿 ,頒賜冊文、香帛,給禦蓋一、龍纛二、禦仗二。”
詞語分解
- 冊的解釋 冊 è 古代稱編串好的竹簡,現在指裝潢好的紙本子:紀念冊。花名冊。畫冊。 量詞,指書籍:一冊書。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書或封爵的诏書:冊文(文體名,為冊命、冊書等诰命文字的一種。簡稱“冊”)。冊命
- 文的解釋 文 é 事物錯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燦若文錦。 刺畫花紋:文身。 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文盲。以文害辭。 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的:文憑。文藝。文體。文典。文苑。文獻(指有曆史價值和參考價值的圖書資
專業解析
冊文,又稱冊書、冊命,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官方文書體式,主要用于帝王發布重大命令、封贈、任命或祭祀等莊重場合。其核心含義和特點如下:
-
核心定義與性質
冊文是古代帝王用于冊立、封贈、任命高級官員(如皇後、太子、諸侯王、三公等)、賜予爵位或進行重大祭祀典禮時頒布的诏令文書。它屬于下行公文,具有最高的權威性和法律效力,是王權或皇權的直接體現。其内容莊重嚴肅,措辭典雅規範,需嚴格遵循固定格式書寫于竹簡或玉石(後為紙張)上,并在特定儀式上宣讀或授予受封者。
-
曆史演變與功能
- 起源與早期應用(商周至秦漢):冊文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時期的“冊命”制度。甲骨文、金文中已有“冊”字象形,指編連的簡牍。《尚書》中的《文侯之命》被視為早期冊命的代表,用于分封諸侯、任命重臣。秦漢時期,冊文制度逐漸規範化,成為皇帝行使最高權力的重要工具,用于冊立皇後、太子、封王等。
- 發展與定型(唐宋至明清):冊文在唐宋時期發展成熟,格式更為嚴謹,用途也更加廣泛,除冊立、封贈外,還用于尊號、谥號、祭祀等。明清時期,冊文制度臻于完備,有專門的機構(如明清的翰林院)負責撰寫,其文體格式、用語、用印、頒發儀式都有嚴格規定,體現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和禮儀的繁複嚴謹。
-
文體特征與格式
- 固定格式:典型的冊文通常包含以下部分:
- 起首:以“維[年號]某年,歲次[幹支],某月某朔,越若幹日,[幹支],皇帝若曰”或類似套語開頭,表明時間、皇帝身份及發言。
- 正文:核心内容,闡述冊封的原因(常引述天命、祖德、功績等)、冊封的具體對象(如皇後、太子、親王等)、授予的封號、爵位、職權及期望勉勵之詞。語言高度程式化,多用典故,對仗工整。
- 結尾:常用“於戲(嗚呼)!敬之哉!”等感歎詞引出告誡勉勵之語,并以“欽哉!”或“可不慎欤!”等結束。
- 語言風格:莊重典雅,多用四六骈體,講究辭藻華麗,對仗工整,音韻铿锵,大量使用敬語、謙辭和典故,體現皇權的威嚴與禮儀的隆重。
- 載體與頒發:早期書于竹簡或玉石(玉冊),後書于貴重紙張或絲帛。需在隆重的典禮上,由皇帝或代表(如使臣)宣讀,并正式授予受封者,受封者需跪受。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對“冊文”詞條有詳細釋義,明确其作為帝王诏令文書的性質、用途及曆史演變。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收錄“冊文”詞條,解釋其基本含義為“帝王用于冊立、封贈的诏書”。
- 《文心雕龍·诏策》(劉勰著):古代文論經典,其中“诏策”篇雖未專論冊文,但系統闡述了包括冊命在内的帝王诏令文書的起源、分類、功能及寫作要求,是理解冊文文體特征的重要理論依據。
- 《尚書·周書·文侯之命》:被視為早期冊命文書的實例,體現了冊封諸侯的核心内容與結構。
- 《唐六典》、《明會典》、《清會典》等典章制度文獻:詳細記載了各朝代冊文的撰寫機構、使用範圍、頒發儀式等制度規定,是研究冊文官方屬性的核心史料。
- 中華經典古籍庫(www.ancientbooks.cn - 需核實鍊接有效性):可查詢《尚書》、《唐六典》等古籍原文及相關研究,提供原始文獻依據。若鍊接無效,請查閱中華書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相應古籍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冊文”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具有特定的曆史背景和應用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起源
冊文原指帝王用于封贈、任命臣下的官方文書,屬于诰命文字的一種。其名稱源于“冊”(編串的竹簡)與“文”(文字)的結合,最初以竹簡或卷軸為載體記錄重要内容。
2. 曆史演變與用途
- 早期用途:主要用于帝王冊封諸侯、追谥功臣等,例如漢朝潘勖的《冊魏公九錫文》是典型代表。
- 擴展功能:後世逐漸衍生出多種類型,包括:
- 禮儀類:如祝冊(祭祀)、哀冊(悼念逝者);
- 行政類:如封冊(冊封)、免冊(罷免官職);
- 追谥類:如谥冊(拟定谥號)、贈谥冊(追贈谥號)。
3. 文體特點
- 格式嚴謹:内容需符合禮制規範,語言莊重典雅;
- 功能明确:每類冊文對應特定儀式或行政事務,例如宋代的郊廟祭祀冊文以“恭薦歲事”開頭。
4. 現代延伸
現代語境中,“冊文”可泛指具有正式性、文雅性的文字資料,例如政府文件或學術文獻,但其核心仍保留對古典文體的借鑒。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冊文案例(如《冊魏公九錫文》),可參考《文選》等古籍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黯暧迸溼邊約筚路藍褛弊帚千金逋租才客長斧乘間抵隙螭魅重行大兵擋牌堕偷杠毂勾刀挂記官鲊歸根究柢鼓钲寒爐黑天鵝橫縱合窳箭滴疆裡較近焦爛借屍還陽近名踡跽郡府空腸枯樹再生枝兩地鍊字曆算癃廢啰哩啰嗦滿谷滿坑沒氣力妙璞蟠桃杯全愈辱舉羶臊燒煳了卷子世母濕婆帑簿特克斯群島和凱科斯群島推讬往軌婉婉威嚴物氣吳趨象龜小豔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