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聘命的意思、聘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聘命的解釋

指皇帝任用官吏的命令。《後漢書·卓茂傳論》:“ 卓茂 斷斷小宰,無它庸能,時已七十餘矣,而首加聘命,優辭重禮,其與 周 燕 之君表閭立館何異哉?”《三國志·蜀志·秦宓傳》“但愚情區區,貪陳所見” 裴松之 注引 晉 陳壽 《益都耆舊傳》:“王塗隔塞,遂無聘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聘命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語義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君主以禮聘請賢能之士并授予官職”。該詞由“聘”(延請、招請)與“命”(任命、授職)兩個語素複合構成,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對人才選拔制度的記載。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聘命特指古代帝王通過隆重禮節征召賢者入朝為官的行為,體現了“禮賢下士”的政治傳統。例如《後漢書·周舉傳》載:“朝廷虛己,聘命三公”,即指朝廷以隆重儀式委任三公要職。這種用人制度在漢代察舉制中尤為典型,常與“征辟”制度相關聯,強調君主對人才的主動招攬與正式委任。

從詞源學角度考察,《說文解字》對“聘”的釋義為“訪也”,本指諸侯間的禮節性訪問,後引申為延請賢才;而“命”在甲骨文中象形為“發號施令”,二者結合後形成具有禮儀性與權威性的專有名詞。該詞在現代漢語中雖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職官制度或進行曆史文獻解讀時仍具有重要語義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聘命”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聘命(拼音:pìn mìng)指皇帝對官吏的正式任命命令。該詞強調君主對官員的選拔與委任,具有權威性和儀式性,常見于史書或古籍中。

二、曆史出處與用法

  1. 古籍例證

    • 《後漢書·卓茂傳論》記載:“卓茂斷斷小宰……首加聘命,優辭重禮”,描述漢光武帝對卓茂的任命。
    • 《三國志·蜀志·秦宓傳》注引《益都耆舊傳》提到“王塗隔塞,遂無聘命”,反映任命受阻的情況。
  2. 詞義演變
    現代語境中,“聘命”偶爾被引申為“聘請或委任職務”,但這一用法并不常見,且多用于書面或特定場合。

三、結構解析

四、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帝王的人事任命,如史書、文獻分析等場景。現代若使用,需結合上下文明确其古典含義,避免與現代“招聘”混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案例,可參考《後漢書》《三國志》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翺遊百殃被論人秕蠹冰操避嫌避正殿顫悠悠城狐社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楚組從小存入大笑滴溜溜房奁蜚讒婦孺皆知剛才櫜弓戢戈膏腴子弟顧虎頭汩沒宏觀經濟江妃佩徼冀驕王濟拔紀經儆戢勁疾進賢黜佞救弊九閡狂浪累累如珠理節劉琨舞緑雲衣目不識丁庖犧氏品次騎鶴上揚州青腿牙疳缺壺歌屈指三陟滲淡市利獸材水牒俗衆彈簧秤怗息停職威霁仙曹消功諧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