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ss than half] 少于一半
謂少于一半。 宋 楊萬裡 《過長峰徑遇雨遣悶十絕句》之七:“ 猿藤 、 陂子 枉驚籲,未抵 長峯 小半途。” 清 唐甄 《潛書·食難》:“鬻田之金,子懷大半,以寄食于 王氏 之壻;我懷小半,遊諸名山,寄食于僧舍。”
"小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少于整體的一半,但又不至于微不足道的部分。它常用于描述數量、時間或比例上相對較小但仍具存在感的份額。以下是其詳細釋義及用法:
指少于整體一半的部分,強調其占比雖小但并非忽略不計。常與"大半"相對使用,構成"大半...小半..."的固定搭配,表示大部分與小部分的對比關系。
例:這筐蘋果,大半是紅的,小半是青的。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對"小半"的釋義明确為"少于整體或全數的一半"。
時間範疇
表示少于某時間段一半的時長,如"用了小半天"指不足半天(通常為2-3小時)。
例:修繕屋頂隻花了小半日工夫。
來源:《漢語大詞典》收錄"小半日"詞條,釋義為"不足半日的時間"。
數量與比例
強調非主體但仍有影響的數量,常隱含"接近一半但未達半"的意味。
例:參會者中男性占大半,女性僅占小半。
來源: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指出,"小半"用于比例描述時需與參照對象(如"大半")形成對比。
"少半"更側重絕對數量少(可能遠低于一半),而"小半"隱含"接近一半"的臨界感。
來源:語言學論文《漢語比例表達研究》(《語言科學》2019)通過語料庫分析指出,"小半"在比例描述中具有"模糊中間量"的語用特征。
權威參考來源(因版權限制無法提供電子版鍊接,建議查閱實體工具書):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 呂叔湘. 《現代漢語八百詞》. 商務印書館, 1980.
“小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數學定義和日常用法兩個角度解釋,具體如下:
根據黃金分割比例,若将整體分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的比例等于另一部分與該部分的比例,則較小的部分稱為“小半”。其數學表達式為: $$ frac{3-sqrt{5}}{2} approx 0.382 $$ 即小半約占整體的38.2%。
基本含義
指“少于一半的部分”,常用于描述數量、時間、體積等。例如:“西瓜吃了一大半,剩下小半實在吃不下了”。
模糊範圍
雖未達一半,但接近黃金分割比例(約0.382)。例如:“小半途”“小半球員受傷”。
文學與曆史用例
宋代楊萬裡詩句“未抵長峯小半途”及清代唐甄《潛書》中均有使用,體現其曆史淵源。
如需進一步了解黃金分割的數學推導或例句,可參考等來源。
艾子寶牀辨麗鼻洞憋懆冰冷不言而喻蒼天垂餌虎口電繞惡籍盈指放綻鳳靥撫化蓋障戈樓宮使龜疇鼓佬浩然正氣覈理合頭槐蟬交浃晶籠觔力計司赍挽訣脈刻字魁岸老牧燎竈靈辔隆贶馬陵書樹錨機謀意年經國緯蹑景烹燀評改千裡姻緣使線牽氣憤起服窮固七十二疑冢绮雲裙褲燃灰十二支順服送離碎核瑣秩胎甲委畀五絕縣空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