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信的意思、待信的詳細解釋
待信的解釋
(1).謂以誠信相待。《三國志·蜀志·張嶷傳》:“ 嶷 初見 費禕 為大将軍,恣性汎愛,待信新附太過, 嶷 書戒之。”
(2).等待音信。 唐 窦叔向 《秋砧送邑大夫》詩:“征夫應待信,寒女不勝愁。”
詞語分解
- 待的解釋 待 à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以某種态度或行為加之于人或事物:對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将,要(古典戲曲小說和現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門,有人來了。 待 ā 停留,逗留,遲延:你
- 信的解釋 信 ì 誠實,不欺騙:信用。信守。信物。信貨。信誓旦旦。 不懷疑,認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崇奉:信仰。信徒。 消息:信息。杳無音信。 函件:信件。信箋。信鴿。信訪。 隨便,放任:信手(隨手
網絡擴展解釋
“待信”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以誠信相待
指用真誠的态度對待他人。
- 出處:出自《三國志·蜀志·張嶷傳》,原文提及張嶷勸誡費祎對待新歸附者應把握分寸,避免過度信任()。
- 例句:“嶷書戒之,待信新附太過。”(形容對新人過于信任)
-
等待音信
表示等候消息或答複的狀态。
- 出處:唐代窦叔向《秋砧送邑大夫》詩中的“征夫應待信,寒女不勝愁”()。
- 場景:多用于描述期待重要信息時的心理,如等待親友回信、事務批複等。
二、延伸說明
- 結構:由“待”(等待/對待)和“信”(誠信/音信)組合而成,詞義隨語境變化。
- 現代使用:作為成語時,更偏向“等待消息”的釋義(),如“他焦急待信,整日心神不甯”。
三、參考來源
如需進一步查閱,可查看漢典、查字典及《三國志》相關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待信(dài xìn)是一個常見的詞語,以下是有關它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待信由“彳”和“言”兩個部首組成。它的拆分筆畫為6畫。
來源:待信一詞的來源相對較為簡單,是由“待”和“信”兩個字組成的。
繁體:待信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漢字中的待信寫作「待信」,與現代漢字的寫法一緻。
例句:他正在急切地等待信件的到來,每天都去查看信箱。
組詞:待察、待用、待定、信函、信件、信譽等。
近義詞:等信、候信。
反義詞:寄信。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再次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