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蜷伏不得出行。 宋 範成大 《巾子山又雨》詩:“百日籃輿困跼跧,三晨泥坂兀躋攀。”
根據您提供的查詢“跼跧”,目前可查的權威資料中暫未收錄該詞的具體釋義。結合漢字拆分和常見用法推測:
單字解析
推測詞義
可能指“蜷縮身體、屈身躲藏”的狀态,類似“蜷局”“蜷縮”等詞。但此詞未被《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典籍收錄,可能為生僻用法或書寫有誤。
建議: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字典》或專業古籍語料庫。
跼跧(jú xiāng),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可以表示動詞或形容詞的含義。下面将為你分解這個詞并提供相關信息。
跼跧的部首是“足”字旁,共有10個筆畫。
跼跧的來源較為模糊,可能起源于古代的風俗習慣或口頭語。它主要用于形容行走時腳步聲幹燥而突然的聲音。
跼跧的繁體字形式為「踽踧」。在繁體字中,它仍然保留了原始的音義和形狀。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跼跧的形狀稍有不同。其舊時寫法為「踞踧」,仍然表達着相同的意思。
1. 他在房間裡跼跧地走動,讓每個人都感到不安。
2. 隔壁傳來了一陣跼跧的腳步聲,我知道他回來了。
3. 她咬緊牙關,忍受着腳底跼跧的疼痛。
1. 跼跧欲跳
2. 跼跧不安
3. 跼跧不得志
1. 敲打
2. 跺腳
3. 跳躍
1. 安靜
2. 悄無聲息
3. 行動輕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