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祥的意思、大祥的詳細解釋
大祥的解釋
古時父母喪後兩周年的祭禮。《儀禮·士虞禮》:“又朞而大祥,曰薦此祥事。” 鄭玄 注:“又,復也。” 賈公彥 疏:“此謂二十五月大祥祭,故雲復朞也。” 漢 魏 以來時君行喪皆以日易月,皇帝、皇太後、皇後死後、二十五日或二十四日即舉行大祥祭禮。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以日易月,抑惟舊章,皇帝宜三日而聽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釋服。” 宋 皇室行喪,小祥、大祥之禮皆舉行兩次。既以日為之,又以月為之。《續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八年》:“今羣臣雖易月而人主實行喪,故十二日而小祥,期而又小祥;二十四日而大祥,再期而又大祥。”參閱 宋 王溥 《唐會要·服紀下》。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祥的解釋 祥 á 吉利:祥和。祥瑞(吉祥的征兆)。不祥。吉祥。 吉兇的預兆:祥麟。祥雲。 姓。 筆畫數:; 部首: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大祥”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使用場景區分:
一、古代喪禮儀式
指父母去世兩周年時舉行的祭禮,屬于傳統喪葬文化中的重要環節:
- 時間節點:古代服喪期為25個月,大祥祭在第25個月舉行,标志喪期接近結束。
- 儀式演變:漢魏時期曾縮短為24-25日,唐代恢複為25個月。
- 文獻依據:最早見于《儀禮·士虞禮》,後《唐會要》《順宗實錄》等均有記載。
二、現代吉祥寓意
作為“大”與“祥”的組合詞,可表達繁榮、幸福的祝福:
- 使用場景:多用于婚禮、節日等喜慶場合,形容吉祥氛圍。
- 名字寓意:在姓名學中,“大”象征學識、德行,“祥”代表吉利,組合後寄托美好期許。
補充說明
- 字義解析:“祥”本義包含吉兇預兆(如《說文解字》),後多指吉兆;“大”強調程度或規模。
- 注意區分:現代日常使用中需避免混淆兩種含義,尤其在涉及傳統文化時,需明确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祥是一個常見的漢字,意思是大吉大利,吉祥如意。它的部首是大和示,總共有13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蔔辭和祭祀文獻中。在繁體字中,大祥的寫法基本上是一樣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含義沒有太大的變化。以下是一個例句:“祈福祝福,希望一家人都能大祥而至。”大祥可以組成詞語如大吉大利、大吉大利等。它的近義詞可以是吉祥如意,而反義詞可以是不順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