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矯健敏捷。 清 盧若騰 《島居隨錄》卷下:“鱷魚四足,黃身修尾,其形如鼉,舉止蹻疾,口森踞齒。”
“蹻疾”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ué jí,其核心含義為矯健敏捷,主要用于形容人或動物的動作迅捷靈活。以下是具體解析:
基本釋義
指身體或行動矯健、敏捷,強調動作的輕快與力量感。例如清代盧若騰《島居隨錄》卷下記載:“鱷魚四足……舉止蹻疾”,用此詞描述鳄魚行動迅捷的特點()。
語境延伸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文學性較強的文本中,現代漢語使用較少,屬于較為生僻的詞彙。
該詞適合文學創作或古籍研究場景,日常交流可替換為“敏捷”“矯健”等更通俗的表達。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大眼睛探秘百科:刨出來的文化遺産》(網頁中提及的圖書,但内容關聯性待查證)。
《蹻疾》(qiāo jí)是一個漢字詞語,有着多種含義。它可以指身體的不適或疾病,也可以表示某種行為或狀态的不正常或異常,還可用于形容言辭和行事的奇特或偏離常規。
《蹻疾》的拆分部首為《⺇》和《疒》,其中《⺇》是由兩個勾疊形成的,代表着腳的形狀,而《疒》則表示疾病的意思。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錄,《蹻疾》總共有16個筆畫,具體的書寫順序為: 1. 橫 2. 豎 3. 橫 4. 橫 5. 橫 6. 橫 7. 豎 8. 橫 9. 橫 10. 豎鈎 11. 橫 12. 豎 13. 豎 14. 豎橫鈎 15. 彎鈎 16. 彎鈎
《蹻疾》最早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由于其拆分部首的特殊形狀,它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屬于繁體字。
在古代,由于字體的演變和書寫的不規範,漢字的書寫方式會有所變化。有些古代文獻中,《蹻疾》的漢字寫法會稍有不同,但其核心形狀和含義仍然保持一緻。
1. 他蹻疾地走着,一副身體不好的樣子。 2. 這家店的服務态度蹻疾,讓人感到十分不舒服。
組詞:蹻步、蹻蹻闆、蹻頭、蹻手。 近義詞:奇怪、異常、古怪。 反義詞:正常、平凡、規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