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樞機政務。《後漢書·盧植傳》:“時皇後父大将軍 竇武 援立 靈帝 ,初秉機政,朝議欲加封爵。” 宋 王安石 《上蔣侍郎書》:“倏然朝廷走一封之傳,升執事於嚴近,與諸公對掌機政,召和氣於天下。”《續資治通鑒·宋理宗淳祐十二年》:“ 謝方叔 、 吳潛 乞解機政,疏四上,不許。”
“機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國家樞機政務,即與政權核心相關的重大事務。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查閱原始文獻或完整釋義,可參考《後漢書》《續資治通鑒》等典籍,或結合網頁中的字義分解補充理解。
機政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機」和「政」兩個字組成。
「機」字的部首是「木」,總計5畫;「政」字的部首是「正」,總計6畫。
「機政」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夏本紀》中的記載。在古代,機是指指揮部隊的軍事設施,政是指治理國家的行政手段。而機政合為一詞,表示國家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運作與管理。
「機政」這個詞的繁體字為「機政」。
在古時候,「機政」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在曆史演變過程中,「機政」逐漸統一并以現在的形式傳承下來。
1. 這個國家的機政運作高效有力,為國家的繁榮和安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他是軍政兩方面都很有經驗的能人,非常適合在機政上工作。
1. 幹預機政
2. 機政體制
3. 機政改革
4. 機政措施
5. 機政管理
1. 政務
2. 政策
3. 軍政
4. 政權
5. 執政
1. 平民
2. 民間
3. 非政府
4. 民主
5. 群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