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霜絲的意思、霜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霜絲的解釋

(1).潔白的絲線。 南朝 梁 劉孝先 《冬曉》詩:“晨霞影翠帷,思婦織霜絲。”

(2).指潔白的絲繩。 唐 徐堅 《櫂歌行》:“霜絲青桂檝,蘭栧紫霞舟。”

(3).絲弦。 唐 李白 《九日登山》詩:“胡人叫玉笛, 越 女彈霜絲。” 王琦 注:“霜絲,樂器上絃也。”

(4).喻指白發。 清 厲鹗 《杏花下感春作》詩:“隻消春雨 江 南意,手把霜絲對晚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霜絲”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四層含義,結合古代詩文中的使用場景可更深入理解其意象:

  1. 潔白的絲線
    本義指如霜般潔白的絲線,常用于形容紡織品的細膩質感。例如南朝梁劉孝先《冬曉》中“思婦織霜絲”,通過“霜絲”烘托織物的純淨感。

  2. 潔白的絲繩
    引申為白色絲繩,常用于描述古代器物裝飾。如唐代徐堅《櫂歌行》“霜絲青桂檝”,以霜絲點綴船槳,體現雅緻意境。

  3. 絲弦(樂器)
    代指絲質琴弦,多見于詩詞中對音樂的描寫。李白《九日登山》中“越女彈霜絲”,即以“霜絲”指代琴弦,突出音色清冷。

  4. 喻指白發
    比喻年老時的白發,借“霜”的白色與“絲”的纖細,表達歲月流逝的感傷。清代厲鹗《杏花下感春作》中“手把霜絲對晚風”,便是用此意象傳遞暮年心境。


文學表現:該詞兼具具象與抽象之美,既可用于寫實(如絲線、琴弦),亦能通過比喻(白發)承載情感,常見于古典詩詞中表達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的主題。更多用例可參考《全唐詩》《全宋詞》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霜絲

霜絲(shuāng sī)是指冬天晨曦中出現的白色薄霜。霜指的是寒冷天氣中水汽凝結成的冰晶,絲則代表細小而纖細的形态。霜絲這個詞用來形容冬日清晨地面上覆蓋的一層薄霜,通常出現在寒冷幹燥的日子裡。

拆分部首和筆畫:霜(⺣部首,共10劃)、絲(纟部首,共6劃)。

來源:霜絲作為冬季自然景觀的描述詞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作品。古人通過觀察自然現象,将其與絲線相媲美,形象地描繪了冬日早晨被霜覆蓋的景象。

繁體字:霜絲(shuāng sī)。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文獻中常用的寫法為霜糸。

例句:冬晨微風過,一夜霜絲薄。

組詞:霜花、霜降、絲綢、絲線。

近義詞:霜凍、冰淩。

反義詞:雪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