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名。古 黃河 九道之一。已堙塞。故道在今 河北 東光 之南, 山東 德州 之北。《爾雅·釋水》:“ 徒駭 、 太史 、 馬頰 、 覆鬴 、 胡蘇 、 簡 、 絜 、 鉤盤 、 鬲津 ,九河。” 郭璞 注:“水曲如鉤,流盤桓也。”《書·禹貢》“ 九河 既道” 唐 孔穎達 疏:“ 河水 分為九道,在此州界平原以北…… 鉤盤 八, 鬲津 九。”
鈎盤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一、古河道專名
鈎盤最早見于《爾雅·釋水》,為古代九河之一。《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記載其位置約在今河北東光縣至山東德州市的鬲津河故道段,河道因"曲如鈎,盤桓而下"得名(來源:《爾雅注疏》卷七)。宋代地理學家程大昌在《禹貢論》中稱其"水曲如鈎,流轉盤繞",印證了河道的地理特征。
二、器具組合釋義
《漢語大詞典》收錄其第二義項為"鈎與盤的組合器具",指代古代用于懸挂或承載物品的配套裝置。明代《天工開物·冶鑄篇》載有"熔鐵出冶,以鈎盤承接"的鑄造工藝記載,說明該器具在金屬加工中的實際應用(來源:中華書局《天工開物》校注本)。
三、文字學解析
從構詞法分析,"鈎"取《說文解字》"曲鈎也"之本義,"盤"據《廣雅·釋器》"謂之槃,承槃也"的釋義,二字組合産生"彎曲承托之物"的引申義。清代文字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特别指出,此類合成詞常見于古代器物命名(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說文解字注》)。
“鈎盤”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基本含義:指用鈎子懸挂的平底盤子,比喻虛浮、缺乏實質内容的言辭或行為。
詳細解釋:
背景:指古代黃河下遊九條支流之一,屬于大禹治水後形成的河道系統。
地理信息:
百不一存擺治飽朔閉掃不着人崇階串演賜饔釣筒诋诮都道髵髵梵王家高調詭差桧宅國輔好容易毫心換嘴徽霍姣好金鲗窘暴窘急駿德哭喪淩侮流眄龍虎真人羅鉗吉網漫山遍野腼顔天壤磨動般纏潘多拉期集院秦庭之哭耆指日稷日暮途遠三長月山火牲口棚水器水塘所長泰嶽山陶韋托物引類托諸空言偉服無任之祿無私有弊響鼻小忠小信西餐謝山缬文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