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無遠弗屆;非常高遠。《禮記·樂記》:“禮樂之極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陰陽而通乎鬼神,窮高極遠而測深厚。” 漢 揚雄 《羽獵賦》:“殷殷軫軫、被陵緣岅、窮夐極遠者,相與列乎高原之上。”《列子·楊朱》:“吞舟之魚,不遊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何則?其極遠也。” 楊伯峻 集釋引 王叔岷 曰:“《説苑·政理篇》、《金樓子·立言下篇》‘其’下并有‘志’字,當從之。”
“極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多個角度解析:
空間與時間的遙遠
在古籍中,“極遠”常被用于強調超越常規的遙遠。例如:
比喻與抽象意義
現代用法中,可引申為“志向高遠”或“難以企及的目标”,如《列子·楊朱》中“鴻鹄高飛,不集污池”即隱喻志向遠大者不與俗世同流。
(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極遠》是一個詞語,指的是非常遙遠的距離或時間。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木」和「殳」,其中「木」表示與樹木相關的事物,「殳」則表示武器。這個詞語總共有10個筆畫。
《極遠》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見于《莊子·逍遙遊》中的一句話:“細觀其紋,極悉其理”。在《莊子》中,《極遠》通常用于表達時間的長久或空間的遙遠。
在繁體字中,「極遠」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字體形狀有所不同。
古時候對于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漢字中,「極遠」的寫法更加繁瑣,由于無法描繪具體的字形,請參考以下*********:
極遠:[木][回][無][廣]
這些古代的字形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現代簡化字已經對漢字進行了大幅度地簡化和統一。
以下是一些關于《極遠》的例句:
1. 那個星系離地球非常地極遠。
2. 他們的友誼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極遠。
《極遠》相關的其他詞語包括:
組詞:極限、遠方、最遠、極度
近義詞:遙遠、無限、深遠
反義詞:近距離、短暫、淺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