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命的意思、策命的詳細解釋
策命的解釋
亦作“筴命”。以策書封官授爵。《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王命 尹氏 及 王子虎 、内史 叔興父 策命 晉侯 為侯伯。” 杜預 注:“以策書命 晉侯 為伯也。” 漢 荀悅 《漢紀·平帝紀》:“大赦天下,乃筴命孺子。” 宋 徐铉 《稽神錄·拾遺》:“﹝ 楊彥伯 ﹞復見選用,登朝,至戶部侍郎,會臨軒策命 齊王 , 彥伯 攝為門下侍郎行事。” 明 方孝孺 《書漢三王策文後》:“ 武帝 朝立三子為王,策命之文深諄溫雅,卓然可述。”
詞語分解
- 策的解釋 策 è 古代的一種馬鞭子,頭上有尖刺。 鞭打:策馬。鞭策。 激勵,促進:策動。策勉。 古代稱連編好的竹簡:簡策。 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策論。策問
- 命的解釋 命 ì 動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脈。性命。相依為命。 迷信認為生來就注定的貧富、壽數等:天命。命相(刵 )。命運(.迷信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喻發展變化的趨向,如“人民一定能掌
網絡擴展解釋
“策命”是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曆史文獻中均有記載,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策命”指古代君主通過策書形式封授官職或爵位的命令。其中:
- “策”:指竹簡編成的文書(策書),是官方正式文件;
- “命”:即任命、命令,代表君主的權威。
二、曆史用例
- 周代制度
《周禮·春官·内史》記載:“凡命諸侯及孤卿大夫,則策命之。”說明周天子通過策書任命諸侯與官員。
- 春秋時期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記載晉文公受周襄王策命為“侯伯”(諸侯之長),策書内容包含官職、封地、權責等。
- 三國時期
《三國志》提到東吳胡綜負責撰寫“文诰策命”,表明三國時仍沿用此制度。
三、延伸含義
在部分語境中,“策命”被引申為對人生死命運的決定權,如“策命生死”等用法。但這一含義屬于文學化的擴展,并非曆史制度中的原義。
“策命”的核心意義是古代君主以策書形式頒布的官職任命,多見于先秦至漢唐文獻。若需具體策書格式或更多曆史案例,可查閱《周禮》《左傳》等典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策命》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制定或安排命運或生死之事。它由兩個部分組成:策和命。其中,策的部首是箸,筆畫數為12;命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8。《策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具體的繁體字形式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繁體字中,策的字形可能會有變化,例如“策命” 可以寫作 “策命”等。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字的形狀會有所不同,需要注意字形的變化。一些例句包括:“他的一紙策命,決定了無數的生死。”、“國家的政策對人們的生命有着重大的影響。”。
關于組詞,一些相關的詞彙包括:決策、策劃、命運等。這些詞都與策命的意思有關,表示在人們的生活中對命運或生死進行安排或決策的行為。
至于近義詞,類似的詞彙包括:規劃、安排、決定等。這些詞都與策命的意思有相似之處,表示對生活中重要事情的處理或決策。
最後是反義詞,與策命的意思相對立的詞是隨緣、無計劃、無決策等詞彙。這些詞表示對命運或生死事宜缺乏過程或安排的狀态。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