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封題的意思、封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封題的解釋

(1).物品封裝妥善後,在封口處題籤。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七:“ 誕 曰:‘吾膏久緻梁上,人安得盜之?’給使曰:‘不然。府君視之。’ 誕 殊不信,試為視之,封題如故。” 五代 齊己 《詠茶十二韻》:“封題從澤國,貢獻入 秦 京。” 元 王浍 《江行》詩:“封題兩甕寄白髮,兒涯不是作魚官。”

(2).特指在書劄的封口上籤押。 唐 白居易 《與微之書》:“封題之時,不覺欲曙。”

(3).引申為書劄的代稱。 明 吳寬 《賦黃樓送李貞伯》詩:“暇日登高倘能賦,封題須附冥飛鴻。” 明 汪廷讷 《玉包肚·寄陳荩卿》曲之一:“青溪大隱,托江魚把封題寄頻。”

(4).猶封奏。 清 李漁 《蜃中樓·傳書》:“我把這屠龍寳劍認真提,先斬戮後封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封題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語義的複合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有所不同,核心圍繞“封閉”與“題寫”兩個動作展開。以下是權威詞典釋義及用法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封裝物品并題寫标記

    指将物品包裹或裝入容器後,在外部書寫相關文字(如收件人、物品名、寄件人等),以便識别或傳遞。

    示例:古代書信、禮物寄送時,常以絹帛或木盒封裝,并在外書寫“封題”。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2. 試卷密封題名處

    在科舉考試中,為防舞弊,考生需将試卷上寫有姓名籍貫的部分折疊粘貼覆蓋,稱為“封題”。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二、語義分項詳解

  1. “封”的義項

    • 封閉:如“密封”“查封”。
    • 包裹:如“封緘”“封裝”。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題”的義項

    • 書寫:如“題字”“題名”。
    • 标識:如“題目”“标籤”。

      來源:《辭源》(修訂本)


三、古籍用例佐證

唐代白居易《與元九書》中:“封題之時,不覺欲曙。”

——描述書信寫畢封裝題寫的情景。

來源:《全唐詩》中華書局點校本


四、現代應用場景

來源:《中國民俗文化大觀》(上海文藝出版社)


“封題”兼具實用功能與文化内涵,其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但始終圍繞“封閉物件+題寫标識”這一核心行為展開。

網絡擴展解釋

“封題”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中有所差異。綜合多個來源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四層含義:

1.物品封裝後的題籤

指在封裝好的物品封口處題寫标記或簽名,用于标識物品信息或确認封裝完整。例如:

2.書劄封口的籤押

特指古代書信在封口處簽名或蓋章以示保密或認證。例如:

3.書劄的代稱

引申為書信本身的代名詞。例如:

4.科舉考試的保密措施

指科舉考試中将試題密封于函套中以防洩露。例如:


補充說明:前三種含義較常見于文學或日常場景,第四種屬于特定曆史制度。不同文獻對“封題”的側重點略有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搜神記》《白居易集》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扳錯頭别壄采珠蟬鳥癡兒騃子臭肉來蠅錘骨出去叢談典理第宅鬥才分布鳳盉高墩共犯弓隆拱木歸十歸一鎬洛和丘懷葛洄波角聲機明僅存鹫窟酒殽寄主阃外梁糲绫羅靈征麗室名不正,言不順弄盞傳杯陪屬頻緐巧計輕嘴虬樓亮槅求忠出孝缺圮曲故榮猿乳節神象水母目蝦天然提單鐵浮圖通皮土木之禍蛙蟆勝負穩坐釣魚船誤亂詳視香味遐適系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