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品封裝妥善後,在封口處題籤。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七:“ 誕 曰:‘吾膏久緻梁上,人安得盜之?’給使曰:‘不然。府君視之。’ 誕 殊不信,試為視之,封題如故。” 五代 齊己 《詠茶十二韻》:“封題從澤國,貢獻入 秦 京。” 元 王浍 《江行》詩:“封題兩甕寄白髮,兒涯不是作魚官。”
(2).特指在書劄的封口上籤押。 唐 白居易 《與微之書》:“封題之時,不覺欲曙。”
(3).引申為書劄的代稱。 明 吳寬 《賦黃樓送李貞伯》詩:“暇日登高倘能賦,封題須附冥飛鴻。” 明 汪廷讷 《玉包肚·寄陳荩卿》曲之一:“青溪大隱,托江魚把封題寄頻。”
(4).猶封奏。 清 李漁 《蜃中樓·傳書》:“我把這屠龍寳劍認真提,先斬戮後封題。”
“封題”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中有所差異。綜合多個來源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四層含義:
指在封裝好的物品封口處題寫标記或簽名,用于标識物品信息或确認封裝完整。例如:
特指古代書信在封口處簽名或蓋章以示保密或認證。例如:
引申為書信本身的代名詞。例如:
指科舉考試中将試題密封于函套中以防洩露。例如:
補充說明:前三種含義較常見于文學或日常場景,第四種屬于特定曆史制度。不同文獻對“封題”的側重點略有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搜神記》《白居易集》等古籍原文。
封題是一個常見的成語,用來形容在文章或者作文開始之前,給定一個主題或題目。它是由“封”和“題”兩個字組成,下面将詳細解釋。
“封題”這個詞可以通過拆解部首和筆畫來理解其含義。
拆分部首:
“封”字的部首是“寸”,表示與長度、尺寸相關的意思。
“題”字的部首是“頁”,表示與書寫相關的意思。
筆畫:
“封”字的總筆畫數為9劃。
“題”字的總筆畫數為13劃。
“封題”一詞源于中國古代文化,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此詞的繁體字是“封題”,“題”字的寫法與“題”字相同,但在“封”字的上方加入了額外的“亠”頭。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結構相似。以“封題”為例,在古代的寫法中:
“封”字的寫法為“寸心十屍又又又”
“題”字的寫法為“又曰又貝口兒十丵”
1. 在寫作前,我們應該先有個封題,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
2. 學生們拿到試卷後,仔細閱讀封題,開始答題。
1. 開題:開始寫作或研究的一部分。
2. 設題:給定一個特定的題目,要求回答。
3. 改題:修改原本給定的題目。
近義詞:
1. 定題:給定一個明确而具體的題目。
2. 标題:一篇作品的名字或題目。
反義詞:
1. 松題:解除對題目的限制,自由發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