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圓的意思、方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圓的解釋

(1) [circumference]∶指定半徑範圍内的面積

20公裡方圓之内的40個内湖

(2) [about]∶圍繞;在…周圍地

這個湖方圓一裡,寬半裡

詳細解釋

亦作“ 方圜 ”。亦作“ 方員 ”。1.方形與圓形。亦泛指事物的形體、性狀。《管子·形勢解》:“以規矩為方圜則成,以尺寸量長短則得。”《尹文子·大道上》:“生于不稱,則羣形自得其方圓。名生于方圓,則衆名得其所稱也。”《淮南子·俶真訓》:“今盆水在庭……濁之不過一撓,而不能察方員。” 宋 範仲淹 《禮義為器賦》:“寧因雕琢之勞,見無不為;豈定方圓之體,不速而成?”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馀·委巷叢談五》:“印章謎雲:‘方圓大小隨人,腹裡文章儒雅。有時滿臉桃紅,常在風前月下。’”

(2).指方法、準則。 唐 李華 《詠史》之四:“如何得良吏,一為製方圓。” 宋 蘇轼 《謝王内翰啟》:“奇文高論,大或出於繩檢;比聲協句,小亦合於方圓。”

(3).指天地間。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羅方員而綺錯,窮海陸而兼薦。”

(4).範圍;周圍。《宣和遺事》前集:“ 徽宗 道:‘見説月宮方圓八百裡,若到 廣寒宮 ,須有一萬億,如何得到?’”《三國演義》第七三回:“ 建安 二十四年秋七月,築壇於 沔陽 ,方圓九裡。” 郭小川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詩:“方圓幾十裡的廠地,處處是繁茂的野草。”

(5).籌劃;籌集。 唐 李德裕 《奏銀妝具狀》:“至於綾紗等物,猶是本州所出,易於方圓。” 唐 谷神子 《博異記·岑文本》:“﹝ 漢 帝﹞有事擁遏教化,不得者,無不相問。僕嘗與方圓,行下皆得通暢。”《舊唐書·食貨志上》:“﹝ 李兼 、 杜亞 、 王緯 、 李錡 等﹞皆競為進奉,以固恩澤。貢入之奏,皆曰‘臣於正稅外方圓。’”

(6).隨宜;變通。 唐 羅隱 《讒書·答賀蘭友書》:“非僕之不可苟合,道義之人,皆不合也。而受性介僻,不能方圓。”《舊唐書·食貨志上》:“所以先有告示,許有方圓,意在他時行法不貸。” 明 楊柔勝 《玉環記·範張别臯》:“多謝母親善言相勸,隻是爹爹言語上欠些方員。” 沙汀 《炮手》:“﹝他﹞不拘對誰都一團和氣,不拿架子。又肯遇事方圓,從未做過落井投石的事。”

(7).“方枘圓鑿”的略語。《楚辭·離騷》:“何方圓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王逸 注:“言何所有圓鑿受方枘而能合者。” 唐 杜甫 《牽牛織女》詩:“方圓苟齟齬,丈夫多英雄。” 郭知達 集注引《楚辭·九辯》:“圓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齟齬而難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圓”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體現,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形狀與範圍

    • 指方形與圓形,或泛指事物的形體、形狀。例如《管子·形勢解》提到“以規矩為方圓則成”,強調通過規則形成具體形态。
    • 引申為一定範圍内的面積或區域,如“方圓百裡”表示以某點為中心、半徑為百裡的圓形範圍。
  2. 方法與準則

    • 比喻為人處世的規則或标準,如“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
  3. 天地間

    • 古代語境中可指代宇宙或自然空間,如“方圓之内,萬物皆生”。

二、引申與文化寓意


三、例句與用法


四、數學與文化延伸


通過以上解釋,可見“方圓”不僅是一個描述形狀或範圍的詞彙,更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思想和實用智慧。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例或出處,可參考相關典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圓,這個詞意思為方形和圓形,形容一個物體或圖形既有方的特點又有圓的特點。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方旁和圓旁,拼音pinyin是fāng yuán。 方圓這個詞的來源,方指正方形,圓指圓形,綜合起來形容一種獨特的形狀,也有表示周圍範圍或環境的意思。 繁體字中,方圓寫作「方圓」,保留了簡體字的意思和拆分。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方寫作「⺆」,圓寫作「囗」,合起來就是「⺆囗」。 以下是關于方圓的例句: 1. 這個花園的形狀方圓有緻,非常美麗。 2. 他的思維方式非常獨特,方圓得體。 組詞中可以使用方圓作為部分,例如:方圓之間、方圓交錯、方圓開闊等。 近義詞有方形、正方形、圓形。 反義詞沒有直接的反義詞,可以使用其他形狀的詞如長方形、三角形等表示相反意思。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繼續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