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竹竿。竹的表皮有白色粉末,故稱。 唐 韋應物 《途中寄楊邈裴緒示褒子》詩:“霧野騰曉騎,霜竿裂凍旗。”
(2).指所畫之竹。 宋 蘇轼 《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詩之二:“何時此霜竿,復入江湖手。”
“霜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字面本義
由“霜”和“竿”組合而成:
引申含義
示例引用
以上解析綜合了詩詞用例與權威辭書釋義。
霜竿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雨”和“竹”,并且它的總字數為10。
霜竿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它在古時候的寫法為“霜幹”。霜指的是寒冷天氣中大地上結成的冰晶,而幹則指的是竹子。因此,霜竿的字面意思是寒冷天氣中竹子上結成的冰晶。
在繁體字中,霜竿的寫法為“霜竿”。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一些差異,霜竿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為“霜幹”。在這種寫法中,幹字的形狀更接近于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
以下是一個例句,展示了霜竿在實際語境中的使用:
"冬天來了,山林間的竹子上結滿了晶瑩剔透的霜竿,美麗極了!"
與霜竿相關的組詞包括:霜冰、竹子、冬天等。
與霜竿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冰柱、冰花等。
相反的詞彙是沒有結冰的竹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