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季脇的意思、季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季脇的解釋

脅下小肋骨。《素問·脈要精微論》:“尺内兩旁,則季脇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 張隱庵 集注:“季脇,兩脇之下杪也。”《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胸背部》:“﹝胸骨﹞兩側自腋而下,至肋骨之盡處,統名曰脇;脇下小肋骨名曰季脇,俗名軟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季脅(又寫作“季脇”)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術語,主要應用于中醫解剖和古典文獻領域,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語義(解剖位置)

指人體肋骨最下端的區域,即第十一、十二肋軟骨遊離部分的合稱。


二、中醫經絡穴位(特定含義)

在中醫理論中,“季脅”特指足厥陰肝經的重要穴位——章門穴。


三、文獻中的引申用法

古籍中偶見以“季脅”代指身體兩側或要害部位,凸顯其脆弱性。


權威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台灣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線上]
  3. 佚名. 《黃帝内經·素問》[M]. 中醫古籍出版社.
  4. 高希言. 《針灸學》[M].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5. 吳謙. 《醫宗金鑒》[M]. 人民衛生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季脇”是中醫解剖學中的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人體脅下的小肋骨區域,即肋骨末端較細軟的部分。在《醫宗金鑒》中明确标注為“脅下小肋骨”,俗稱“軟肋”。

  2. 經典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素問·脈要精微論》,記載“尺内兩旁,則季脇也”,說明其位于前臂尺脈對應的人體部位,與腎髒、腹部相關聯。

  3. 别稱與結構
    又稱“季脅”,由“季”(表末端、最小)和“脅”(肋骨區域)組合而成,特指肋骨最下方的短小部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中醫脈診中季脇的具體應用,可參考《黃帝内經》相關注解或中醫解剖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闆鋪拔趙易漢漕運長耳車側郭門馳蹤次長帶勁大括號道肥點觑端粹斷漏幹洗管中窺豹鬼畫符鼓作黃标昏醟将機就計僵踞江外椒栢酒椒香嗟呀積灰經售經資絶早峻峻癞頭蟇雷米封廖亮流沫龍壁龍塞美彥千金之家旗旒青冥靶冗員侍祠食餌手疏書殿隨風損益表索逋陶侃之僻銅雀分香抟翼頽風王楊盧駱烏腹無褐骛神兀突霞彩紗現大洋賢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