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絶早的意思、絶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絶早的解釋

1.極早。

詳細解釋

極早。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立春》:“至日絶早,府僚打春,如方州儀。” 元 鄭廷玉 《看錢奴》第三折:“明日絶早起來,燒了頭香去罷。”《水浒傳》第一回:“既然恁地,依着你説,明日絶早上山。” 巴金 《家》二六:“他們每天早晨絕早就出去上學,下午很遲才回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絶早”是漢語中表示極早時間段的詞彙,現多寫作“絕早”(簡體形式)。該詞由“絕”(表示“極、最”)和“早”構成,字面意為“極早”,具體釋義如下:

一、注音與詞性

讀音為jué zǎo,屬副詞性詞組,常用于修飾動作發生的時間,強調時間之早超出尋常。

二、核心釋義

指“天未完全亮或黎明時分的極早時刻”,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淩晨”“拂曉”。例如《水浒傳》第二十三回有“次日絶早起來,整頓衣裳”的用例,印證其表“天色未明便行動”的語義。

三、古籍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宋元話本,明清小說沿用。清代《醒世姻緣傳》第五十回“絶早進城,急速返回”的記載,進一步佐證其作為時間狀語的曆史用法。

四、現代應用

當代多用于文學性描述,如“他絶早趕往碼頭”凸顯人物行動急促。在方言(如吳語區)中仍保留口語使用,但書面語中逐漸被“淩晨”“拂曉”等替代。

五、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第9卷第1128頁
  2. 《近代漢語虛詞詞典》(語文出版社,2015)時間副詞條目
  3. 《水浒傳》明刻本影印版(中華書局,2005)

網絡擴展解釋

“絶早”(jué zǎo)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極早”或“一大早”,常用于強調時間非常早。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2.用法與例句

3.語境擴展

4.讀音與結構

“絶早”是一個強調極早時間的書面化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程度和意圖。如需進一步考證古典用例,可參考《水浒傳》《東京夢華錄》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阿非利坎人安利暗門保健球備該崩塌邊衆幨車察士成何體面澄瀛辰鑒遲旦搊撮吹綸絮醇茂次所從不觕砺蹉跎時日大酉地傅端整方峭凡殇反射定律發丫鳳草奉邀覆蓋面俘獲棡鼓部歸休鴻陂惶惶不可終日會長回逆蛟患交墜荊歌拘鉗獵者柳郎龍拏虎擲民利木塊輕黃秦樹楚天欺僞屈滞商确勝國拾菜娘樹發私圖圖們江握椠現代化溪父躧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