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的意思、代序的詳細解釋
代序的解釋
(1) [an article used in lieu of a preface (或by way of introduction)]
(2) 代替序言或引言的文章
(3) 代,更代;序,次序。代序,遞相更代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屈原《離騷》
詳細解釋
(1).時序更替。《楚辭·離騷》:“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王逸 注:“代,更也;序,次也。言日月晝夜常行,忽然不久;春往秋來,以次相代。”《南史·宋紀上》:“明晦代序,盈虧有期。” 清 趙翼 《春興》詩:“東風桃柳一番新,又是陽和大地春,代序屢遷身易老,物華方富我寧貧。”
(2).指家族的世次,世系。 唐 韓愈 《平陽路公神道碑銘》:“惟 路氏 遠有代序。自 隋 尚書兵部侍郎諱 袞 四代而至 冀公 。”
(3).放在書籍、著作前面用以替代序言的,本非書序之體的文章,稱“代序”。
詞語分解
- 代的解釋 代 à 替:代替。代辦。代銷。代序。代表。 曆史上劃分的時期:時代。世代。古代。近代。現代。當(乶 )代。年代。 世系的輩分:下一代。 姓。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序的解釋 序 ù 次第:順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式。序數。 排列次第:序次。序列。 開頭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言。序跋。序曲。序幕。序論。 古代指送别贈言的文字。 指季節:四序。 古代地方辦的學校:庠序。
網絡擴展解釋
“代序”一詞包含多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
代替序言的文章
指書籍或著作前用來替代傳統序言的獨立文章,通常有自定标題。例如,一篇與主題相關的論文或散文可作為“代序”置于書前,起到引導讀者理解全書的作用。
-
時序更替
源自《離騷》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描述季節、時間的自然輪替現象,如春秋交替、日月輪轉。
-
家族世次或世系
指家族傳承中的輩分次序,如唐代韓愈在《平陽路公神道碑銘》中提到的“路氏遠有代序”,強調家族延續的脈絡。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 文學創作:常見于書籍前言,如魯迅雜文集以某篇雜文作為代序。
- 古典詩詞:用于描寫自然規律,如“春與秋其代序”。
- 家族曆史:描述世代傳承,如“代序屢遷身易老”。
三、補充說明
- 詞源:“代”表更替,“序”指次序,組合後強調交替與承接關系。
- 現代應用:在學術著作中,代序可能由權威學者撰寫,兼具導讀與學術評論功能。
如需更完整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離騷》及韓愈相關文獻(來自、5、9)。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代序》這個詞是指在書籍、文章或作品的開頭,往往由作者為讀者寫的引言、序言,用來介紹、闡述或解釋作品的目的、内容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部首: 代(人)
- 筆畫: 代(5畫) + 序(7畫)
來源:
《代序》一詞起源于古代中國文學中的經典作品。它通常用來引導讀者進入作者的思想世界,并對作品的背景和重要概念進行解釋和诠釋。
繁體:
《代序》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代序」,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曆史記載,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代序》在古代常用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差異,但整體含義和用法基本相同。
例句:
以下是一個使用《代序》一詞的例句:在這本書的《代序》中,作者詳細闡述了他的研究方法和論文的主題。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序曲、序文、序言
近義詞:引言、前言、開場白
反義詞:結尾、尾聲、後記
希望以上解釋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