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奉止的意思、奉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奉止的解釋

猶阻止。 唐 李翺 《答獨孤舍人書》:“去年足下有相引薦意,當時恐有所累,猶奉止不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奉止"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奉"和"止"兩個語素構成,其含義需結合兩者的本義及古代用法來理解。根據權威漢語辭書的解釋,其主要含義如下:

  1. 恭敬地停止;遵命停止:

    • 這是"奉止"最核心的含義。"奉"表示恭敬地接受、遵從或捧着;"止"表示停止、停息。組合起來,"奉止"指恭敬地遵從命令或要求而停止某種行為或動作。它體現了對發出命令者的尊敬和服從。
    • 來源參考: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在相關詞條釋義中體現了此用法邏輯。大型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是解析古漢語詞彙的基石。
  2. 引申為安處、居留(較少用):

    • 在更古的語境或特定文獻中,"止"有時可引申為居住、栖息之意。"奉止"偶見用于表示恭敬地居留或安處某地,但這種用法相對罕見,不如第一種含義常用和明确。
    • 來源參考: 古漢語語素研究及對《詩經》、《尚書》等早期典籍中"止"字用法的分析,可支撐此引申義的潛在存在。

"奉止"是一個帶有恭敬、遵從意味的古語詞,主要表示恭敬地停止(某種行為),強調對指令的尊重和執行。其核心在于"奉"所表達的敬意與"止"所表達的動作終結的結合。雖然"止"字在古漢語中有"居住"的義項,使得"奉止"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引申指"恭敬地居留",但此義遠非主流,理解時應以"遵命停止"為首要義項。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或研究古代漢語、文化的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

“奉止”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讀音:fèng zhǐ(注音:ㄈㄥˋ ㄓˇ)
詞義:意為“阻止”。例如唐代李翺在《答獨孤舍人書》中寫道:“去年足下有相引薦意,當時恐有所累,猶奉止不為。”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獻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李翺的《答獨孤舍人書》,原文提到因顧慮某些牽累而“奉止不為”,即通過委婉的方式阻止或謝絕對方的提議。

  2. 語境特點
    “奉”在古漢語中常表示恭敬的态度(如“奉行”“奉承”),而“止”意為停止、阻止。兩字組合後,整體帶有“以恭敬或委婉的方式勸阻”的隱含意義。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文獻相關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黯漠百痾白扇百業蕭條八面受敵保盈持泰邊賞襞箋不正當競争層岩岑樓齊末陳寔遺盜馳電崇偉穿通初月大力丸耽饒地照二祖棐常肥胡膚廓谷氨酸河獻化匠胡突肌理襟腑筋馬擊掌科具匡勑良苦撩鬥躐級臨日滿腹珠玑毛糙明轍民衆蒲人乞留乞良七巧圖日幹夕惕揉合三熏三沐沈骸石留黃實用性疏淡順旨私刑逃隱同位素猬栗渦盤無颣襄陽礮先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