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遞文告。《新唐書·逆臣傳中·安祿山》:“冬十一月反 範陽 ,詭言奉密詔讨 楊國忠 ,騰榜郡縣。”
“騰榜”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含義
該詞讀作téng bǎng,核心含義為傳遞文告,指通過張貼或傳發的方式将官方文書、公告等信息擴散至各地。
二、曆史出處與用例
源自《新唐書·逆臣傳中·安祿山》的記載:“冬十一月反範陽,詭言奉密诏讨楊國忠,騰榜郡縣。”此處描述安祿山叛亂時,假借皇帝密令的名義,通過發布文告煽動地方響應。
三、字義分解
四、現代應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中。如需進一步了解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新唐書》等古籍。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近義詞分析,可訪問滬江線上詞典等來源。
騰榜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騰”和“榜”。騰的部首是肉,榜的部首是木。騰榜的拆分可以得到如下的筆畫信息:騰(10畫)、榜(12畫)。
騰榜這個詞源于古代成績或功績斐然的人物被立字欄告示于衆,以示表彰或獎勵。其後又引伸為其他含義。在現代漢語中,騰指升起、上升的意思,榜指表彰、評定功績的清單。因此,騰榜可理解為被上升、提升的表彰或評定。
在繁體字中,騰榜的寫法為「騰榜」。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騰榜可以出現一些變體,例如: 「騰榜」(繁體)、「騰榜」(古漢字)、「駦耪」(古漢字)。
1. 他多次在省級比賽中獲獎,這次又騰榜了。
2. 這位作家的新書騰榜暢銷。
騰榜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詞,例如:
1. 騰榜問鼎:指在衆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冠軍或最高榮譽。
2. 高騰榜首:指在競争中排名第一,處于領先地位。
騰榜的近義詞是:榮登榜首、升榜。
騰榜的反義詞是:敗北、墊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