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簡,短信。《南史·文學傳·锺嵘》:“揮一金而取九列,寄片劄以招六校。”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 宋小巖 将殁,以片劄寄其友曰:‘白骨可成塵,遊魂終不散。’”
“片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通常指簡短的書信或便條,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片劄”由“片”(小而薄)和“劄”(古代寫字的小木片)組成,字面指簡短的書信或便條。例如《南史·文學傳·锺嵘》中“寄片劄以招六校”,以及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中“以片劄寄其友”的用法,均指短小的信函。
語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書面語,強調書信的簡短性,可能用于非正式交流或緊急傳遞信息。如《後漢書》提到“劄”為書寫載體,印證其與簡牍相關的特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南史》《閱微草堂筆記》等古籍原文。
《片劄》(pian zha)是一個漢字詞語,其含義指代着以木、竹等材料制作而成的片狀的文書或标籤。這些片狀物通常用于标記物品、貼紙、告示等方面,方便于分類、辨認和傳遞信息。
《片劄》由兩個部首構成,左邊的是「片」字的部首「片」,右邊的是「劄」字的部首「木」。所以拆分成的部首分别為「片」和「木」。
拆分成的筆畫數為7畫,其中「片」字有4畫,「劄」字有3畫。
在繁體字中,「片劄」可以寫作「片劄」。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片劄》的寫法與現代不同。它是由「卩」和「劄」這兩個獨立的字形組合而成,主要用于古代的文書記錄或印章上。
1. 他們用不同顔色的片劄标記了不同的文件類别。
2. 學生們紛紛貼上片劄,寫下自己的心願。
1. 片劄标記:用片劄進行标記的行為。
2. 劄記:以劄子為載體的記載文字的行為。
1. 牌子:指用來指示或标明事物的符號或标牌。
2. 标籤:指用來标明或标記事物名稱、分類等信息的小紙片或貼紙。
1. 無片:指沒有片劄的狀态。
2. 無劄:指沒有劄子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