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流放。《後漢書·蔡邕傳論》:“意氣之感,士所不能忘也。流極之運,有生所共深悲也。” 李賢 注:“流、極,皆放也。” 清 黃宗羲 《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谥忠襄徐公神道碑銘》:“公猶以祖宗之法汰彼已甚,不因流極之運刓其方圓也。”
(2).去向。 清 方苞 《<春秋通論>序》:“所以考世變之流極,測聖心之裁制,具在於此,非通全經而論之,末由得其間也。” 嚴複 《論世變之亟》:“彼聖人者,特知運會之所由趨,而逆睹其流極。”
“流極”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如需更詳細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後漢書》及清代文獻(如、2、3、5、6)。
《流極》這個詞具有動态和極限的意思,常用于形容或指代一種極緻、極高的狀态或程度。這個詞來自于漢字,下面我們将對其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繁體以及古時候的寫法進行揭示。
《流極》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氵」,表示水,右邊的部首是「無」,表示不。它的總筆畫數為16。
《流極》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五行學說,與水相關。在古代漢字中,有一種形狀類似于「流極」的字叫做「流浸」,也是指水流的狀态。
《流極》的繁體寫法為「流極」,其中的「極」是由「木」旁和「亟」組成,表示極限、高度。在繁體字中,「流極」仍然保持其原有的意義和使用。
1. 這部電影的畫面美得流極了。
2. 這個歌手的演唱技巧已經到了流極的地步。
1. 流離:流離失所,形容流浪無依。
2. 極限:表示最高點或最大程度。
1. 卓越:優秀,出衆。
2. 至高:極高,最高。
1. 平庸:平凡,普通。
2. 適中:恰到好處,不過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