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仙逝的意思、仙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仙逝的解釋

登仙而去,稱人死的婉辭。 清 方文 《四女寺》詩:“竟以處子終,白首乃仙逝。”《紅樓夢》第二回回目:“ 賈夫人 仙逝 揚州 城。” 梁斌 《播火記》四七:“受驚不小,損失巨大,卻是小事;老父年邁,也因此仙逝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仙逝"是漢語中用于婉指人去世的敬辭,其核心詞義可分解為以下四部分:

一、詞義構成 該詞由"仙"與"逝"複合構成。"仙"源自道家思想,指超脫凡塵、長生不死的得道者,引申為對尊者的敬稱(《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逝"表生命終止,二字組合形成避諱性表達,體現漢民族對死亡的委婉表述傳統(《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二、語義特征 特指尊者或敬重之人的離世,包含三重語義:①生命形态的轉化(凡人→仙人)②對逝者的崇高評價③隱含靈魂不滅的哲學觀(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2019年詞義研究報告)。

三、語用規範

  1. 適用對象:多用于德高望重者(學者、藝術家等)或長輩親屬
  2. 語體色彩:書面語體,常見于訃告、悼文等正式場合
  3. 情感維度:兼具莊重性與人文關懷,較"去世""逝世"更具文學意蘊(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敬謙辭辭典》,2020)。

四、文化源流 該詞定型于明清時期,承載着道教文化"羽化登仙"的生命觀,反映儒家"諱言死亡"的禮制傳統。相較于佛教"圓寂"等外來詞,更具本土文化特質(《中國傳統文化辭典》,中華書局,2018)。

網絡擴展解釋

“仙逝”是漢語中表達“死亡”的婉辭,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析:

1. 基本含義

“仙逝”字面意為“像仙人一樣離開人間”,是對死亡的委婉說法,常用于表達對逝者的尊重與懷念,同時傳遞對生者的慰問。例如:“驚悉令尊仙逝,請節哀保重身體”。


2. 用法與語境


3. 出處與文學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文獻,如王鏊《震澤長語·仙釋》:“隱壁仙逝,則君之墨本絕迹矣。”清代《紅樓夢》第二回标題“賈夫人仙逝揚州城”更是經典用例。


4. 近義詞與相關表達


5. 文化意義

“仙逝”蘊含傳統文化中對死亡的超脫想象,通過将逝者比作“仙人”,既緩解直面死亡的悲痛,又寄托對逝者精神永存的祝願。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紅樓夢》或《震澤長語》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覽...

案驗百請邊款編室不覺怆惶蠢戆摧捽錯莫點破砥平短褐穿結殰殈杜郵亭鵝溪飛影鳳靥扶挽宮車上仙光碌碌鬼戎歸心似箭珪瓒駭政黃蕈繪畫家禍講故事奸孼監統健足驕才吉旦基階橘頌可鑒刻求快牛寬廣寬緩蠻布谟謀妞子軿車謙率砌紅堆緑醛基去水失當鎖窗鐵沙掌梯附桐爨頭生兒土均亡可奈何旺實烏天黑地香姜閣瞎七瞎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