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ignorant] 混沌蒙昧的狀态,指遠古時代
詳觀記牒,洪荒莫傳。——謝靈運《三月三日侍宴西池》
遠及洪荒。——[英]赫胥黎著、 嚴複譯《天演論》
(1).混沌、蒙昧的狀态。借指遠古時代。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楊仆射書》:“凡自洪荒,終乎 幽 厲 。” 宋 楊萬裡 《漢文帝有聖賢之風論》:“洪荒之世,人與禽之未别。” 清 趙翼 《途遇大雪》詩:“世界幻入兜羅綿,恍見洪荒萬萬古。” 楊朔 《<鐵流>的故事》:“一到黑夜,時間卻像倒退到幾萬萬年前的洪荒時代。”
(2).大荒。荒漠的曠野。 明 許承欽 《風行至南陽湖》詩:“遶岸平山趨斷隴,連空野水入洪荒。”
“洪荒”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及解釋如下: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句或科學考據,可參考搜狗百科及漢典的權威解釋。
洪荒(hóng huāng)一詞指的是《封神演義》中所描繪的天地初始狀态,即宇宙形成之前的混沌狀态。也用來形容混沌、混亂、未經整治的狀态。
洪(hóng):左右結構的字,由“一”和“共”兩個部首組成,共有5畫。
荒(huāng):上下結構的字,由“艹”和“黃”兩個部首組成,共有9畫。
《洪荒》這個詞最早見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尤其經典的版本出現在明代的小說《封神演義》中。在繁體字中,洪荒的寫法是「洪亙」。
在古代,洪荒的古漢字寫法為「洪荒」,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1. 古時沒有人類,隻有洪荒一片混沌。
2. 在洪荒之中,無序與混亂使萬物無法成形。
3. 那個小村莊被洪荒般的洪水淹沒了。
洪荒可以與其他詞彙組成新詞,如:
1. 洪荒之力:形容非凡強大的力量。
2. 洪荒塵寰:指洪荒時期的世界。
3. 洪荒戰場:比喻混亂不堪的局勢或面臨重大挑戰的情景。
近義詞:混亂、無序、廢墟
反義詞:有序、和諧、穩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