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兵意的意思、兵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兵意的解釋

用兵的奧義。 三國 蜀 諸葛亮 《又與張裔蔣琬書》:“ 姜伯約 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兵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軍事策略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兵意(拼音:bīng yì)指“用兵的奧義”,即軍事行動中的深層策略、智慧或意圖。這一概念強調對戰争規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戰術、謀略的靈活運用。

二、出處與經典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又與張裔蔣琬書》:“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
此處通過稱贊姜維(字伯約)的軍事才能,說明“兵意”與膽識、謀略的結合。

三、擴展解釋

  1. 軍事意圖
    可指軍隊的行動目的或戰略部署,如《後漢書》中記載韓馥“任紹起兵,意猶深疑于紹”,體現對軍事動向的揣度。
  2. 現代引申
    在當代語境中,有時被引申為“敢于擔當、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李鴻忠提出的“工兵意識”,強調改革中需主動“探雷挖雷”。

四、結構分析

五、注意事項

部分資料(如)将其歸類為成語,但主流詞典(如滬江詞典)更多作為詞語收錄。若需深入考證,建議參考《三國志》等史書原文或權威軍事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兵意的意思

兵意(Bīng Y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可以分為“兵”和“意”兩個部分。

兵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兵”的部首是“八”,它的總筆畫數是7。

意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意”的部首是“心”,它的總筆畫數是13。

兵意的來源

兵意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初意指戰士們對戰争的理解、認知和态度。

兵意的繁體

兵意的繁體字為「兵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兵意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上仍保持兵和意的結構形态。

兵意的例句

1. 他展示了出色的兵意,成為這個戰隊的領導者。

2. 我們要注重培養青年人的兵意,使他們保持軍人的榮譽和職責感。

兵意的組詞

兵心(bīng xīn)、軍意(jūn yì)、武者(wǔ zhě)

兵意的近義詞

戰意、鬥志

兵意的反義詞

和平、退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