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獨善其身的意思、獨善其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獨善其身的解釋

[maintain personal integrity during chaotic times;pay attention to one's own moral uplift] 指修身養性,保全己身,不管世事。現也指隻顧自己,不管集體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營天下。——《孟子·盡心》

卒不忍獨善其身。——清· 林覺民《與妻書》

君子立言,非苟顯其理,将以啟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獨善其身,将以訓天下之方動者。——《後漢書·丁鴻傳》

詳細解釋

本指注重自身修養,保持節操。後亦指怕招惹是非,隻顧自己好,不關心身外事。《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趙岐 注:“獨治其身以立於世間,不失其操也。”《晉書·忠義傳論》:“且 裒 獨善其身,故得全其孝。”《北史·袁翻傳》:“ 翻 名位俱重,當時賢達鹹推與之。然獨善其身,無所奬拔,排抑後進,論者鄙之。” ********* 《現代青年活動的方向》:“新時代的青年,單單做到‘獨善其身’、‘潔身自好’的地步,能算盡了責任的人麼?”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六章:“我和 劉麗 找到她,告訴她整個社會不改好,個人想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獨善其身”是一個源自中國古典文獻的成語,其含義隨着時代演變産生了微妙的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1. 原意
    出自《孟子·盡心上》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指在不得志或困境中應注重自我修養,保持個人道德操守;得志時則需惠及天下。這一層面強調在逆境中堅守本心,具有積極意義。

  2. 現代引申義
    現多指隻顧自身利益,不關心他人或集體,帶有個人主義色彩()。例如《與妻書》中“卒不忍獨善其身”即體現對自我保全的反思()。

語義辨析

用法特點

“獨善其身”兼具古典哲學中的道德堅守與現代語境下的利己傾向,需根據上下文理解其褒貶色彩。在引用時,建議結合具體情境,避免單一化解讀。如需更全面例證,可參考《孟子》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獨善其身: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獨善其身(dú shàn qí shēn)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在漢語中表示一個人能夠自覺的守住道德準則,獨立行事,不受外部誘惑和幹擾,保持自己正直的品性和行為。以個人為中心,保持自己的廉潔和正義。 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獨(犬 + 虍)共4畫,部首為犬; 善(土 + 口 + 十)共12畫,部首為土; 其(八)共2畫,部首為八; 身(自)共5畫,部首為自。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衛靈公》一篇中的對話,其中引用了子路對孔子的提問:“子貢曰:‘有一所知,無論居之?’ 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告諸往而知來者。’”(出自《論語·衛靈公》) 繁體字“獨善其身”同樣表示這個成語的意思,隻是書寫方式不同。而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較為繁瑣,如“獨善其身”在古代的經典文獻中有多種寫法,比如《玉篇》中寫作“牖善其身”。 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例句:他堅守“獨善其身”的原則,拒絕接受任何不正當的利益。 組詞:身體力行、獨行其是、獨善其事、身心健康。 近義詞:保持正直、廉潔自律、自律守法。 反義詞:放縱自我、縱欲妄為、無異于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