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兩林的意思、兩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兩林的解釋

唐 代西南部落名。《新唐書·南蠻傳下·兩爨蠻》:“ 勿鄧 南七十裡,有 兩林 部落,有 十低 三姓、 阿屯 三姓、 虧望 三姓隸焉。”《新唐書·南蠻傳下·兩爨蠻》:“ 勿鄧 、 豐琶 、 兩林 皆謂之東蠻, 天寶 中,皆受封爵。”《新五代史·楚世家·馬希範》:“ 溪州 西接 牂柯 、 兩林 ,南通 桂林 、 象郡 。”《資治通鑒·唐懿宗鹹通五年》:“秋,七月, 西川 奏 兩林 鬼主邀 南詔 蠻,敗之,殺獲甚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兩林”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曆史部落名稱(主要含義)

  1. 唐代西南部落
    “兩林”是唐代西南地區的部落名稱,隸屬于東蠻族群,位于勿鄧南部七十裡處(今湖南省鳳凰縣西北部)。該部落由十低、阿屯、虧望等氏族組成,曾受唐朝冊封。
    • 地理位置:鳳凰縣西北部,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屬喀斯特地貌,氣候偏涼(年均溫17℃),森林覆蓋率53.6%。
    • 文獻記載:《新唐書·南蠻傳》《資治通鑒》等均提及兩林部落參與唐朝與南诏的軍事活動。

二、現代地名

  1. 湖南省鳳凰縣兩林鄉
    現為鳳凰縣下轄鄉,總面積45.9平方公裡,轄14個行政村,人口約1.2萬,以農業為主,耕地面積1.6萬畝。

三、其他潛在含義

  1. 文化象征(較少見)
    部分資料提到“兩林”作為成語,象征兩個群體或地區相互依存,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可能與“二林”(廬山東西林寺合稱)混淆。

“兩林”的核心含義是唐代西南部落及現代地名,需優先考慮曆史與地理解釋。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料,或參考鳳凰縣地方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兩林》的意思

《兩林》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作形容詞,意思是兩片森林。這個詞可以分解為兩個部首,分别是“木”和“林”,其中“木”代表木材,而“林”則代表一片樹木繁茂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兩林》的部首分别是“木”和“林”,其中“木”的拼音是“mu”,表示木材;而“林”的拼音是“lin”,表示樹木繁茂的地方。整個詞語“兩林”的拼音是“lianglin”。

《兩林》共有9個筆畫,其中“木”部3個筆畫,“林”部6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兩林》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比如《水經注》中曾經提及“兩林”,指的是兩片森林相鄰的地方。

在繁體字中,使用的是“兩林”來表示《兩林》這個詞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略有不同。《兩林》這個詞語的古代寫法是“兩林”。

例句

1. 這個國家有兩林連成一片,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生态系統。

2. 我們經過兩林,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組詞

1. 林地:指有樹木生長的地方。

2. 林蔭道:指兩邊有樹木的道路。

3. 林業:指涉及到從事種植、采伐和經營樹木的行業。

近義詞

森林、樹林、樹叢

反義詞

草原、沙漠、荒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