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閑談。 陳登科 《我的老師》:“他坐在樹蔭下,和農民們拉呱一個中午。”《人民日報》1981.9.14:“夜市的一角,我無意中聽見一位營業員在同熟人拉呱。”
“拉呱”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主要含義為聊天、閑談,其使用範圍和具體釋義在不同地區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拉呱”在多個方言區均表示非正式的交談或閑聊,常用于日常交流場景。例如:
山東方言節目《拉呱》通過講述百姓故事,反映生活百态,進一步推廣了這一詞彙的認知度。此外,文學作品如陳登科《我的老師》和《人民日報》報道中均有使用該詞,體現其口語化特征。
需注意部分來源(如)将其誤釋為“形容說話聲音高亢”,此說法權威性較低且與其他方言釋義矛盾,建議以主流解釋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地區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方言詞典或地方文化資料。
拉呱,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種不同的意思。下面将分别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代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拉呱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手部偏旁【手】,右邊是口部偏旁【口】。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拉呱一詞起源于中國漢字,并且是一個新造詞。它通常用于形容某個聲音或描述人的動作。
在繁體漢字中,拉呱的寫法與簡體漢字保持一緻。
由于拉呱是一個新造詞,因此在古代沒有相應的漢字寫法。
1. 她一生氣就開始拉呱,把我們都吓了一跳。
2. 他們用打鼓、吹號等方式來制造拉呱的音效。
拉呱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以表達不同的意思,如:
1. 拉呱聲:形容某種特定的聲音。
2. 拉呱動作:指某人的特定動作或表現。
1. 喧嘩:形容嘈雜的聲音。
2. 嘈雜:指人群或環境中嗓音混雜、吵鬧的狀态。
1. 甯靜:指沒有噪音或聲音的狀态。
2. 安靜:形容沒有雜音、寂靜的環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