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part from the classics and rebel against orthodoxy; be guilty of heterodoxy; be heretical and deviate from the true teachings] 背离正道;违反正统的经典道德规范
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叛道。——《元曲选外编·贬黄州》
见“ 离经畔道 ”。
"离经叛道"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背离或违反主流的思想传统、行为规范或道德准则。根据权威汉语辞书的解释,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综合而言,该成语形容言行与传统主流思想或社会规范完全对立,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色彩。
二、权威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释义:"背离经典和道统。后多指背离正统的思想或行为。"
示例:"其学术观点在当时被视为离经叛道。"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7卷,第1103页。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
释义:"原指不遵信经书所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现多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24页。
《辞海(第六版)》
释义:"原谓不循经书之道,背叛儒家道统。后泛指背离正统规范或主流思想。"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1421页。
三、语义演变与用法
示例:
"伽利略的日心说在当时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学说。"
"她的设计风格离经叛道,却引领了时尚潮流。"
四、近义与反义
参考资料说明
本文释义综合引自《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权威辞书,具体版本信息详见正文标注来源。因辞书内容无公开网络链接,故按学术规范标注纸质出版物信息以确保权威性。
“离经叛道”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理论或传统。以下是详细解释:
总结来看,“离经叛道”的核心是“背离主流”,其评价随时代和立场变化。如需进一步区分近义词,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艾纳按鞠备警表的波文岑牟场次茶色城下之盟沉思默想宠信出活大错黨引烦憺飜飜风垆赴汤蹈火跟趟儿勾钉关知鹤警荷蒙慌耗琥珀拾芥胡戏见风转舵教职员节镇节足激裂京片子鸡黍期揆德魁毅揆宰力行龙恩漫道媒翳面目全非默坐嗫嚅小儿谦尊钦罚球队日虹渗濑实学庶劫丝牦四失所央瘫坐挺刮通俗文学頽影土周夏南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