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奮精神,從事革新。《漢書·宣帝紀》:“其赦天下,與士大夫厲精更始。”《新唐書·獨孤及傳》:“陛下不以此時厲精更始,思所以救之之術,忍令宗廟有累卵之危,萬姓悼心失圖,臣實懼焉。”
“厲精更始”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曆史典籍:
現代應用:
“厲精更始”強調通過精神層面的激勵實現全面革新,既有曆史深度,也適用于當代改革語境。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古籍用例,可參考《漢書》《新唐書》等原始文獻()。
《厲精更始》是一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能力很強、思維敏捷、行動果斷的人。字面意思表達了一個人精力充沛、善于改革創新的态度。
《厲精更始》的拆分部首是“廠”和“心”,其中“廠”是右邊的部首,“心”是左邊的部首,它們都是常用的漢字部首。整個成語的總筆畫數為15個。
《厲精更始》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是先秦時期齊國的國君齊桓公對鮑叔牙的評價。在古代,鮑叔牙是一個以改革創新著稱的智者。
《厲精更始》的繁體字為「厲精更始」。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不同于現在的變化。例如,「厲」字在古代寫作「厲」,「精」字在古代寫作「粳」,「更」字在古代寫作「替」,「始」字在古代寫作「宂」。這些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但仍保留了字義的基本意思。
厲精更始的人通常能夠迅速適應環境的變化,并采取相應的行動。
厲行、精湛、更正、始終。
活力四溢、積極進取、勇于創新。
守舊、遲鈍、保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