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恤的意思、俸恤的詳細解釋
俸恤的解釋
見“ 俸恤 ”。
亦作“ 俸卹 ”。官吏既給俸,又别給恤親之祿,稱為“俸恤”。《魏書·甄琛傳》:“請取武官中八品将軍已下幹用貞濟者,以本官俸恤領裡尉之任。”《陳書·宣帝紀》:“掖庭常供、王侯妃主諸有,俸卹,竝各量減。”
詞語分解
- 俸的解釋 俸 è 官員等所得的薪金:俸祿。薪俸。俸給(?)。俸金。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恤的解釋 恤 ù 對别人表同情,憐憫:恤刑(施刑慎重,不嚴刑以逼供)。體恤。 救濟:恤金。撫恤。 憂慮:恤恤(憂慮的樣子)。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俸恤”是中國古代對官吏薪酬和福利的特定稱謂,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俸恤”由“俸”和“恤”組成:
- 俸:指官員的固定俸祿(工資),是基本收入來源;
- 恤:指額外的福利津貼,主要用于撫恤親屬或特殊開支,如贍養家人、喪葬補助等。
二、曆史背景
- 制度起源
該制度最早見于《魏書》和《陳書》,如《魏書·甄琛傳》提到官員以“俸恤”兼任地方職務,表明其兼具薪酬與職責挂鈎的特性。
- 實施方式
官吏除領取俸祿外,還可按品級獲得“恤親之祿”,即對親屬的補助。例如,南朝陳宣帝時期曾削減王侯妃主的“俸恤”,以節省財政開支。
三、延伸含義
- 廣義象征:引申為上級對下屬的物質關懷與精神撫慰;
- 現代關聯:類似當代的“工資福利”體系,但古代更強調等級差異和家族連帶責任。
四、示例用法
- 《陳書·宣帝紀》:“俸卹,竝各量減”(削減官員的俸祿和親屬撫恤金)。
“俸恤”是古代官吏薪酬與福利的綜合體,既包含個人收入,也涉及家庭保障,反映了傳統社會的職官管理制度。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考證,可參考《魏書》《陳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俸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給予薪水和撫恤給予以獎勵或安慰。它的拆分部首是從上至下分别是人和心,其中人部表示人類,心部表示心靈。俸恤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俸恤》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會的官職制度。在古代,國家對官員進行薪酬的發放和撫恤,通常稱為俸恤。這個詞在後來逐漸引申為對任何給予獎賞或安撫的行為的描述。
《俸恤》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保持了人和心兩個部首的結構。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差異,但基本上仍然是以人和心為部首。具體寫法在曆史中可能會有不同的變化,但整體結構基本保持一緻。
一些例句包括:
1. 國家對優秀公務員進行俸恤以鼓勵他們的工作。
2. 這份俸恤是對你辛勤努力的認可和回報。
一些與《俸恤》相關的組詞包括:
1. 俸祿:指官員所領取的俸祿薪金。
2. 俸錢:指以俸祿的形式支付給官員的薪水。
近義詞可以有:
1. 獎賞:表示給予獎勵以示鼓勵或表彰。
2. 裨益:表示給予幫助或有效的支持。
反義詞可能包括:
1. 懲罰:表示對錯誤行為進行處罰或懲戒。
2. 折磨:表示給予痛苦或煎熬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