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遵循祖訓。 唐 柳宗元 《送從兄偁罷選歸江淮詩序》:“矧吾兄有柔儒之茂質,恢曠之弘量,敢無敬乎;有述祖之美談,安道之貞節,敢無慕乎!”
(2).稱述祖德。 清 丘逢甲 《說潮》詩之十七:“述祖非無人,譜牒多不全。”
“述祖”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遵循祖訓
指後代繼承并踐行祖先留下的教誨或家族傳統。例如唐代柳宗元在《送從兄偁罷選歸江淮詩序》中提到“有述祖之美談”,強調對祖輩規範的尊崇。
稱述祖德
指通過文字或言語記錄、頌揚祖先的功績與品德。清代丘逢甲在《說潮》詩中寫道“述祖非無人,譜牒多不全”,感歎家族曆史記載的缺失。
該詞常用于強調家族文化的傳承,如記錄家譜、弘揚家風等場景。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對曆史文化的追溯與保護(參考的“傳承家族價值觀念”)。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查閱柳宗元、丘逢甲相關作品原文。
《述祖》是指叙述祖先、祖輩的事迹、成就和家族曆史的文獻或文字記錄。
《述祖》的部首是「言」,筆畫數為14畫。
「述祖」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人們在他們的祖輩和家族曆史中尋求智慧、道德和價值觀的根基。通過述說祖先的事迹,人們希望能夠傳承祖先的精神和文化,維護家族的尊嚴。
「述祖」的繁體字為「述祖」。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在有些許不同。根據古代《說文解字》的記載,「述祖」的古字形為「述祖」。
1.《述祖》的作用在于讓後代了解祖先的智慧和傳統價值觀。
2. 他通過撰寫一部關于家族曆史的《述祖》書籍,使家族更加團結和榮耀。
1. 叙述:講述、陳述、叙事
2. 祖輩: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
3. 文獻:古籍、典籍、史書、檔案
4. 家族:家庭、世族、宗族、族譜
談祖、述祖談宗、祖述、述家、家調
忘祖、不述、否嗟、斷絕家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