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律曆的意思、律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律曆的解釋

亦作“ 律歷 ”。亦作“ 律厤 ”。指樂律和曆法。《大戴禮記·曾子天圓》:“聖人慎守日月之數,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時之順逆,謂之曆;截十二管,以宗八音之上下清濁,謂之律也。律居陰而治陽,曆居陽而治陰,律曆疊相治也。” 盧辯 注:“厤以治時,律以候氣,其緻一也。”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雜藝》:“算術亦是六藝要事,自古儒士論天道,定律歷者,皆學通之。”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晉書四·律曆》:“黃鐘為萬事根本,蓋算數之所從出,故 班 書作《律厤志》《晉書》《北魏書》《隋書》皆沿習不改,則迂拘甚矣。《史記》自有《律書》《厤書》,何嘗合而為一乎?自新、舊《唐》以來,律呂自歸《樂志》,厤自為志,是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律曆"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義項 "律"本指音律管,特指古代用竹管制成的定音器具,如《說文解字》載"律,均布也"(來源:《說文解字注》),引申為音律規範;"曆"即推算歲時節候之法,如《尚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來源:《十三經注疏》)。二者結合形成"律曆"一詞,最早見于《史記·律書》,特指古代天文曆法與音律體系相結合的宇宙秩序系統。

二、文化内涵

  1. 天人合一觀:漢代《淮南子·天文訓》提出"律曆之數,天地之道也"(來源:《淮南子校釋》),将十二律呂與十二月令相對應
  2. 數理模型:以黃鐘律管九寸為基準,通過"三分損益法"推演音律,同時構建曆法計算體系,如《漢書·律曆志》記載的"推曆生律"算法(來源:《漢書補注》)
  3. 政治象征:自《周禮》始,曆代王朝均設"律曆博士"官職,如《新唐書·百官志》載太史局掌"測候日月星辰,考曆術、占候"(來源:《二十四史校注》)

三、現代延伸 當代語境中該詞保留雙重指向性:既指古代曆法專著如《太初曆》(來源:《中國古代科技史》),也作為音樂與天文交叉學科術語使用,如《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卷》所述(來源: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論文集)。

網絡擴展解釋

“律曆”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複合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層面的解釋:

一、基本定義

“律曆”是“律”與“曆”的合稱:

二、理論邏輯

兩者的結合基于數理共通性:

  1. 數量對應:樂律的十二律呂與曆法的十二月令一一對應。
  2. 陰陽互動:樂律屬陰但調控陽氣(如節氣變化),曆法屬陽但規範陰氣(如晝夜交替),形成“律曆疊相治”的平衡關系。
  3. 數學推演:兩者均以數學計算為基礎,例如樂律的管長比例與曆法的日月運行周期推算。

三、曆史淵源

最早見于《大戴禮記·曾子天圓》,提出聖人通過“截十二管”定音律、“察星辰”制曆法,并強調兩者相輔相成。漢代進一步将樂律與曆法納入同一理論體系,成為古代天文、音樂、數學融合的典型代表。

四、文化影響

五、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如)将“律”引申為法律,但此屬衍生含義。核心含義仍以樂律與曆法為主,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提示:如需了解律曆在具體曆史文獻(如《史記》《漢書》)中的應用,可參考、3的擴展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阿偏百伶百俐爆彈八素标懸比仿逼紅丙鑒缽釪躔度塵卷風敕牓川川詞技戴清履濁單間兒膽落颠來簸去電遊疊更濎滢鬥車盹睡煩苦缸盆隔二偏三冠婚詭伏歡醑儉寶交相輝映久闊九雒九蒸三熯決溜看家癞風鱗臻悶捱捱明奧末臣男子漢撓勾黏結陪仆偏卒乾着急撬杠琦行诎指上緊失效貪夫徇利檀軸讬植嵬眼澒耳文鼠五道顯隱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