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同床各夢 ”。 清 錢謙益 《玉川子歌》:“同牀異夢各不知,坐起問景終誰是。”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八:“ 宋其文 要他和 江菊霞 籌劃棉紡全業聯營的事,兩個人同床異夢,各有各的打算。”《收獲》1981年第5期:“本人與某君性格不合,生活異趣,結婚十年來,同床異夢,感情有如冰炭。”
“同床異夢”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字面指夫妻同睡一床卻做着不同的夢,原形容夫妻感情不和。現多比喻共同生活或合作的人表面看似一緻,實則各有各的打算。
2. 詞源與出處
出自南宋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以周公、孔明典故暗喻人心難測。
3. 用法特點
4. 近義與反義
5. 延伸場景
現代語境中,該詞不僅限于夫妻關系,還可形容商業合作、政治聯盟等表面團結實則分歧的情況。例如:“兩國雖籤訂協議,實則同床異夢,利益訴求截然不同。”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古籍《與朱元晦秘書書》或現代文學作品中的使用案例。
《同床異夢》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同處一個地方,卻各懷心事,意見或目标不同,互不謀同。它形象地比喻人們在共同的環境中,卻追求不同的目标或有不同的想法。
《同床異夢》的拆分部首是“卩”和“木”,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同床異夢》最早來源于《史記·範睢蔡澤列傳》:“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同坐而異夢,異曲同工。”後來,這個成語演變而來。
《同床異夢》是《同床異夢》的繁體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同床異夢」。
他們在一起工作了五年,卻對公司的發展方向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真是同床異夢。
同床合眠、同床共枕。
異曲同工、各行其是。
心有靈犀、想法一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