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昏主的意思、昏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昏主的解釋

亦作“昬主”。昏庸的君主。《後漢書·儒林傳論》:“至如 張溫 、 皇甫嵩 之徒,功定天下之半,聲馳四海之表,俯仰顧眄,則天業可移,猶鞠躬昏主之下。” 晉 潘嶽 《西征賦》:“竭股肱於昬主,赴塗炭而不移。”《南史·袁湛傳》:“今竭力昏主,未足為忠,家門屠滅,非所謂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昏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三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昏主(拼音:hūn zhǔ,注音:ㄏㄨㄣ ㄓㄨˇ)指昏庸無道的君主,強調君主缺乏治國能力、德行敗壞,常導緻國家動蕩。例如《南史》提到“今竭力昏主,未足為忠”,陸機《五等論》中亦将“昏主暴君”并稱。


二、古籍出處與用例

  1. 《後漢書·儒林傳論》
    記載張溫、皇甫嵩等賢臣雖功績卓著,仍不得不“鞠躬昏主之下”,體現臣子對昏庸君主的無奈效忠。
  2. 潘嶽《西征賦》
    “竭股肱於昬主,赴塗炭而不移”一句,描述忠臣為昏主鞠躬盡瘁的悲壯。
  3. 《南史·袁湛傳》
    直接指出效忠昏主并非真正的忠義,暗含對君主昏聩的批判。

三、近義詞與語境

“昏主”常與“昏君”“昏王”替換使用,均指向統治者無道的行為。例如《國語辭典》明确将三者列為同義表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百度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昏主

昏主是指無能或遲鈍的統治者或領導者。這個詞彙由兩個字組成:昏和主。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昏(日+分)是由“日”作為部首,表示太陽的意思,旁邊是“分”字,具體表示陰陽交替的時間段;主(丶+王)是由“丶”作為部首,表示一種畫法,旁邊是“王”字,表示君主的意義。

來源

昏主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其形成主要是對于統治者智慧和能力的諷刺。在古代社會中,昏主被視為對人民有害的存在,因此常常被用來形容那些統治者無能、愚昧的情況。

繁體

昏主的繁體字是「昏主」,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昏主的寫法和現代漢字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在字形的細節上可能有所不同。

例句

1. 那個國家的昏主讓人民無法忍受。

2. 這位昏主完全不了解人民的疾苦。

3. 曆史上有許多昏主導緻了國家的衰落。

組詞

昏主沒有特定的組詞,但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使用,如昏主政治、昏主統治等。

近義詞

昏主的近義詞有:愚主、庸主、無能統治者。

反義詞

昏主的反義詞有:明主、賢主、明智統治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