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亡失國家。《禮記·檀弓下》:“ 晉獻公 之喪, 秦穆公 使人弔公子 重耳 ,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恒於斯,得國恒於斯。’” 孔穎達 疏:“言寡人聞前古以來,失亡其國,恒於此喪禍交代之時;得其國家,亦恒在於此交代之時。”《後漢書·李固傳》:“昔 秦皇 亡於 沙丘 , 胡亥 、 趙高 隱而不發,卒害 扶蘇 ,以至亡國。” 宋 蘇轼 《私試策問》之一:“ 呂氏 既已滅矣,而 吳 楚 之憂,幾至於亡國。”
(2).滅亡了的國家。《孫子·火攻》:“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史記·太史公自序》:“存亡國,繼絶世。”
(3).将亡之國。 漢 桓寬 《鹽鐵論·非鞅》:“譬若秋蓬被霜,遭風則零落,雖有十 子産 如之何?故 扁鵲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國也。”
“亡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動詞用法
名詞用法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代典籍、詩詞及現代用法的解釋,涵蓋詞義、語境及文化内涵。
亡國是指一個國家完全滅亡或失去政權的狀态。這個詞形容一個國家的政權被推翻,國土被占領或失去獨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都徹底崩潰。
亡國是由亠部和王部組成的。亠部是上半個字形,表示頭部;王部表示一個人。
亡國的總筆畫數是5畫。
亡國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在古代,《說文解字》是對漢字進行詳細解釋和分類的一本字典,而亡國作為一個詞語,表示失去國家的意思。
亡國的繁體字是「亡國」。繁體字是漢字在演變過程中形成的字體,一些字形更加複雜,有時候也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在古代,亡國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古代的石碑、銘文等發現,亡國有時候會寫作「亾國」。這是因為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字形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1. 漢朝滅亡後,中國進入了分裂的戰國時期,這段時間被稱為亂世亡國。
2. 這個國家的領導者犯下了嚴重的錯誤,導緻國家走向亡國的邊緣。
1. 亡國之辱: 指一個國家被他國占領或征服後所蒙受的恥辱。
2. 亡國奴: 指在國家被占領後成為奴隸或受壓迫的人。
亡國的近義詞包括:滅國、失國、淪陷、覆滅。
亡國的反義詞是國興,表示國家興盛、富強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