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亡國的意思、亡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亡國的解釋

(1).亡失國家。《禮記·檀弓下》:“ 晉獻公 之喪, 秦穆公 使人弔公子 重耳 ,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恒於斯,得國恒於斯。’” 孔穎達 疏:“言寡人聞前古以來,失亡其國,恒於此喪禍交代之時;得其國家,亦恒在於此交代之時。”《後漢書·李固傳》:“昔 秦皇 亡於 沙丘 , 胡亥 、 趙高 隱而不發,卒害 扶蘇 ,以至亡國。” 宋 蘇轼 《私試策問》之一:“ 呂氏 既已滅矣,而 吳 楚 之憂,幾至於亡國。”

(2).滅亡了的國家。《孫子·火攻》:“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史記·太史公自序》:“存亡國,繼絶世。”

(3).将亡之國。 漢 桓寬 《鹽鐵論·非鞅》:“譬若秋蓬被霜,遭風則零落,雖有十 子産 如之何?故 扁鵲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國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亡國"是漢語中具有曆史厚重感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詞義構成 該詞由"亡"(wáng)與"國"(guó)組成:

二、現代釋義

  1. 動詞義項:使國家滅亡
    • 例:"暴政足以亡國"(來源:王力《古代漢語》第三冊)
  2. 名詞義項:被滅亡的國家
    • 例:"亡國之音哀以思"(來源:《禮記·樂記》)

三、詞義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先秦典籍,《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載"國危矣,請下齊以救國",其中"救國"與"亡國"形成反義對照(來源: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現代漢語中仍保留其基本義,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國家滅亡;使國家滅亡"(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亡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動詞用法

    • 使國家滅亡:指因戰争、内亂等原因導緻國家政權覆滅。例如:“暴政可能導緻亡國”。
    • 國家滅亡的狀态: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2. 名詞用法

    • 滅亡的國家:如《孫子·火攻》提到“亡國不可以複存”。
    • 瀕臨滅亡的國家:漢代《鹽鐵論》中稱“扁鵲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國”。

二、語境與引申

三、相關概念

四、文獻引用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代典籍、詩詞及現代用法的解釋,涵蓋詞義、語境及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愛琴文化白狗子辨愬變泰步罡踏鬥牀頭俶遷觸絲觸羊蔥粲呆腐耽味釣築低眉倒運芳樹煩冗發源風迹分進犵豬工市孤孑好男不吃婚時飯鲎簰火經肩摩踵接葭思擊打金資舉柴絶作開皇塊獨淚蠟樂制領東淩爍流星掣電茂盛迷合鳴柝谟臣蓬塊偏袒辟卦憑結千兒八百瓊琚繞梁十誡隨時隨地肅祗歎咨同俗退租吐絲自縛違越險螫蕭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