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庋閣的意思、庋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庋閣的解釋

(1).擱置器物的架子。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 關中 非無積書之家,往往束置庋閣,以飽蠹魚。”參見“ 庋 ”。

(2).擱置。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吾且庋閣民族主義而言代議之不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庋閣”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uǐ gé,具體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名詞含義:擱置器物的架子

指用于存放物品的支架或置物架。例如明代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提到:“關中非無積書之家,往往束置庋閣,以飽蠹魚。”,這裡的“庋閣”即指藏書用的架子。該用法與“庋”的本義相關,如《夷堅志》中“床内小闆庋上”也描述了類似場景。

二、動詞含義:擱置、收藏

指将物品放置或保存起來。例如章炳麟在《代議然否論》中寫道:“吾且庋閣民族主義而言代議之不可。”,此處“庋閣”表示暫時擱置某種主張。此外,“庋”本身有收藏之意,如《黃生借書說》中“必高束焉,庋藏焉”。

補充說明

  1. 字形結構:兩字均為半包圍結構,“庋”部首為“廣”,“閣”部首為“門”。
  2. 現代使用: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文獻或特定表達中。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相關研究,可參考《少室山房筆叢》《夷堅志》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庋閣的意思

《庋閣》一詞在古漢語中指的是宮殿内的樓閣和房屋。庋閣通常是皇帝或貴族居住的地方,是封建時代中的重要建築。

拆分部首和筆畫

《庋閣》由床字和閣字組成。

床字:床字的底部就是“廣”字旁,通常代表着物體的整體底部,床字的上部是象形字,表示人睡眠時的形狀。床字共有3個筆畫。

閣字:閣字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字,它由“丿”、“冂”、“兒”、“口”、“宀”、“心”、“匚”七個部分組成。閣字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庋閣》是古代漢語中的詞語,它起源于古代封建社會中的建築和居住環境。

繁體

《庋閣》的繁體字是「庋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寫作《庋閣》,使用的是篆書或隸書字體。

例句

1. 皇帝居住的庭院中有許多華麗的庋閣。

2. 這座古老的庋閣見證了曆史的滄桑和變遷。

組詞

庋屋、庋室、庋院、宮庋閣。

近義詞

閣樓、閣庭。

反義詞

地下室、平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