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濟;施恩澤。 五代 齊己 《送譚三藏入京》詩:“阿闍梨與佛身同,灌頂難施利濟功。”《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特求法師廣施妙法,利濟冥途。”
“利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指通過幫助或救濟他人,使其獲得實際利益或擺脫困境。該詞強調對他人的實際援助行為,具有「施恩澤、行善舉」的意涵。
作為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載體,“利濟”體現了儒家“仁者愛人”與佛家“慈悲濟世”思想的融合,常用于贊譽具有社會關懷的善行。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或語義演變分析,可參考《漢典》等專業辭書。
《利濟》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作動詞,意思是幫助和救濟他人,為他們帶來利益和福祉。這個詞強調了幫助他人的善意和積極行動。
《利濟》的部首是利,由刀刃和禾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利濟》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具有悠久的曆史。其中,利表示利益,濟表示救濟。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利濟這個詞,意思是通過幫助他人為他們帶來利益。
《利濟》的繁體字是「利濟」,除了在字形結構上略有差異外,意思和簡體字是相同的。
在古時候,「利濟」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的寫法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1. 我們要學會利濟他人,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2. 他是一個慷慨解囊、樂于利濟他人的人。
1. 利濟善舉
2. 施利濟困
3. 濟世利民
1. 援助
2. 救助
3. 赈濟
1. 害惡
2. 傷害
3. 妨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