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王的旨意。 唐 李適 《奉和幸望春6*宮送朔方軍大總管張仁亶》詩:“豹略恭宸旨,雄文動睿情。”《舊唐書·韋澳傳》:“吾不為時相所信,忽自宸旨,委以使務,必以吾他歧得之。”《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元年》:“ 金 人内侵,二帝北狩,臣 構 以 道君皇帝 之子,奉宸旨以總六師,握兵馬元帥之權。”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宸旨漢語 快速查詢。
“宸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宸旨”是古代對帝王命令的尊稱,兼具文學雅化與政治權威色彩,常見于曆史文獻與詩詞。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唐代史書。
《宸旨》一詞指的是天子發布的旨意或命令。宸旨通常是指尊貴位高的某位皇帝發出的诏令,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約束力。
《宸旨》的拆分部首是宀(mián)和旨(zhǐ),宀是指房屋的形象,旨是指君主發布的诏命。所以,《宸旨》是一件關于皇帝命令的事情。
《宸旨》的總筆畫數為11畫,其中宀有3畫,旨有8畫。
《宸旨》這一詞源自古代中國,是根據皇帝的權威身份和發號施令的特點而産生的。皇帝的诏令被視為至高無上的權力象征,一般人民是無法隨意使用《宸旨》一詞的。
在繁體字中,《宸旨》一詞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宸旨》一詞略有變化。宸的古代字形為宀(mián)加塵,旨的古代字形為言加早。
1. 聽聞皇帝已下《宸旨》,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緊張地準備着。 2. 皇上的《宸旨》下達後,整個朝廷都陷入了歡騰的氣氛。
1. 宸門(指皇帝的居所) 2. 宸妃(指皇帝的妃子) 3. 宸居(指皇帝的居住地) 4. 宸禁(指皇帝的禁地)
1. 勒令:表示命令、通知 2. 敕令:表示君主發布的命令、诏書
1. 隨意:表示不受限制的自由 2. 自由:表示沒有受到束縛、約束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