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刺的意思、麤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刺的解釋

(1).植物莖、葉上的針刺。 唐 杜甫 《園官送菜》詩:“一經器物内,永掛麤刺痕。”

(2).指文詞的粗放刺人。 宋 俞文豹 《吹劍錄》:“此詞雖麤刺,而局段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麤刺"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古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形與文獻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麤"為"粗"的異體字,《說文解字》釋作"行超遠也",本義指獸類奔躍時的粗粝狀态,引申為粗糙、粗疏之意。在《廣韻》中收錄為"倉胡切",屬清母模韻,與"粗"同源。
  2. "刺"在《康熙字典》中有雙重釋義:既指草木尖銳的凸起物(如《詩經·魏風》"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又含譏諷指責之義(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稱帝喾,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

二、複合詞解析 "麤刺"屬并列結構複合詞,主要呈現三種語義層級:

  1. 本義層面:指表面粗糙的尖銳物,如未經打磨的竹刺,見《齊民要術·種棗》"擇去麤刺"的農事記載。
  2. 引申層面:比喻直率尖銳的批評言論,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提及"言辭麤刺,猶荊榛之傷膚",強調其不加修飾的特性。
  3. 方言遺存:在閩南語系中保留"粗刺刺"(tshoo-tshì-tshì)的用法,形容觸感粗糙或言語冒失,此說見于《閩南方言大詞典》。

文獻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張玉書《康熙字典》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3. 周長楫《閩南方言大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麤刺”一詞由“麤”(同“粗”)與“刺”組合而成,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本義:植物莖葉的刺

    • 指植物表面尖銳的刺狀物。例如唐代杜甫《園官送菜》中“永掛麤刺痕”,借植物刺痕暗喻人生坎坷。
  2. 引申義:文風尖銳刺人

    • 形容文字風格直率犀利,具有批判性。宋代俞文豹《吹劍錄》評價某詞“雖麤刺,而局段高”,即指言辭直白但結構精妙。

需注意:以上解釋源自古籍用例,現代漢語中“刺”單獨使用時多讀作cì,表示“尖銳物”(如魚刺)或“用尖物紮”(如刺繡),而讀cī 時為拟聲詞(如“刺地滑倒”)。由于“麤刺”的用例較少且文獻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包場襃命抽青觸處楚囊之情楚騷逮革大課擔籠等差級數電池點石術弟息動量定理讀數俸金楓天棗地風箫風檐服食高閑歌吹歸服灰煙瘴氣火斾減筆字蹇裳交葛交鈎截止競奮京鎮錦書笄歲卷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澇窪地流亞馬客盲冥糱麴暖意判官辟翕巧克力生戶世度室匣所體溯水行舟肅邕踏影蠱填平瓦鬲五放家無縫五疾五流銜奉心粗氣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