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香料制成的珠串。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一折:“妾身有隨身的翠珠囊一枚,更有二十五輪香串一腕,與秀才權為信物。”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四折:“香串結同心帶。”《紅樓夢》第二八回:“ 寶姐姐 ,我瞧瞧你的那香串子呢。”
(2).即盤香。 清 洪昇 《長生殿·夜怨》:“燒殘香串,深宮欲暮天。”參見“ 盤香 ”。
“香串”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用香料加工成珠子後串聯而成的飾品或信物,常作為隨身佩戴或饋贈之物。例如:
指環狀或螺旋狀的熏香,燃燒時懸挂使用。例如: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香串指的是将食材(多為肉類)穿在竹籤上燒烤或煮熟後食用的一種烹饪方法,也可以泛指這種烹饪出來的食物。香串也可以指代竹籤本身。
香串的拆分部首為⺈(肉部),其筆畫數為15劃。
香串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的文字記載中。在《續刊通志·食善之部》一書中的"添加添雜:如燒烤、烤炙、澆燒、香串、烙餅"等文字中,可見到香串這一詞語的使用。
香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香簾」。
古時香串的寫法為「香竿」,意為将食材串在竹竿上,進行烹饪或食用。
1.今天我去了一家小吃攤,嘗了他們家特色的香串,味道真是美味啊!
2.張記燒烤攤上的香串很有名,常常排着長隊。
香串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比如香串師傅、香串店、香串燒烤、火燒香串等。
類似的烹饪方法還有燒烤、烤串、烤肉等。
香串的反義詞可以是不串烤的食物,比如蒸煮、炒炸、炖煮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