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ional minority] 多民族國家中人數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如中國指漢族以外的民族
多民族國家中人口居于少數的民族。在我國,少數民族有漢族以外的蒙古、回、藏、維6*吾爾、苗、彜、壯、布依、朝鮮、滿、俄羅斯等五十多個。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少數民族漢語 快速查詢。
“少數民族”是漢語中的固定詞組,指在多民族國家中人口占比相對較少、具有獨特文化特征的群體。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該詞特指“中國除漢族以外的其他五十五個民族”(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其核心特征包含以下三方面:
人口與地域分布
少數民族通常人口數量較少且聚居區集中,例如藏族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維吾爾族集中在新疆地區。這種分布特點與曆史遷徙、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文化獨特性
每個民族保留着語言、服飾、節慶等文化标識,如苗族的銀飾工藝、傣族潑水節。這些文化形态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
法律地位與權益
中國憲法明确規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少數民族在政治、教育等領域享有特殊保障。例如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賦予聚居區立法與管理自治權(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條)。
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除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群體,具有人口相對較少、文化獨特等特點。以下從定義、特征、中國實踐和國際視角四方面進行說明:
少數民族在多民族國家中通常指人口數量少于主體民族的群體。例如在中國,除漢族外的55個法定民族均屬于少數民族,如壯族、回族、維吾爾族等。
人口特征
人口數量相對較少,但分布廣泛。如中國少數民族占全國總人口約8.89%(2020年數據),分布在64%的國土面積上。
文化标識
多數擁有獨特語言(54個民族保留本民族語言)、文字系統、服飾文化和節日習俗。例如藏族使用藏文,傣族有潑水節。
聚居形态
呈現"大雜居、小聚居"分布特點,如新疆的維吾爾族聚居區與漢族社區交錯共存。
• 新中國成立後通過民族識别确認56個民族構成,建立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等自治單位
• 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數民族政治權利和文化傳承
• 邊境線2萬多公裡中90%為少數民族聚居區,具有重要地緣意義
聯合國定義強調"從屬集團"概念,但中國定義僅指人口數量特征,不含政治從屬含義。全球約3000個民族中,90%以上在不同國家屬于少數民族群體。
如需了解具體民族的文化習俗或政策法規,可查閱國家民委官網或《中國民族統計年鑒》等權威資料。
愛侶白蜜不可抗力承統出葆詞家麤良丹鷄大勢已去等流電采颠草鬥嚻輀車方音發源豐顱分形共氣幅面負重含汙感恩珠耕殖歌拍灏汗橫僿不文忽略較大戒塗金鮮機辟九等人表舊史氏拘方君子相恺悌君子孔脩類群缧絏掠陣聊表寸心啰哩鎂磚面懇木冊鬧别扭盤怨蔥碰頭篇什企遲情抱清慧渠叟賽音神魂蕩飏樹葉掉下來怕打破頭鐵錢抟香弄粉為力像閣項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