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辽缅的意思、辽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辽缅的解释

犹遥远。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时人虽不肖者,莫不企及自勉,而今人乃自取如此,何其相去之辽缅乎?”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於是 怀冰先生 萧然遐眺,游气天衢,情神辽缅,旁若无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辽缅"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复合词,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素进行解析。以下从词典学角度详细解释其义:

一、单字本义溯源

  1. 辽 (liáo):
    • 核心义:指空间或时间上的遥远、广阔无边。《说文解字》释为“远也”。引申义包括辽阔、久远、开阔等。
    • 权威参考:《汉语大词典》将“辽”的首要义项定义为“遥远”,并举《楚辞·九叹·忧苦》例:“山修远其辽辽兮”。(来源:汉典网 - 汉语大词典条目)
  2. 缅 (miǎn):
    • 核心义:本指细丝,引申为遥远、悠远,亦有沉思、追想之意。《说文解字》释为“微丝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绵邈之称”。
    • 权威参考:《辞源》解释“缅”有“遥远貌”义项,引《国语·楚语上》“缅然引领南望”。(来源:国学大师 - 辞源修订本条目)

二、复合词“辽缅”释义 “辽缅”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语素“辽”和“缅”并列复合而成,属于同义复用结构,其核心含义在于强调空间、时间或思绪上的极其遥远、悠长、深广无际。具体可细分为:

  1. 形容空间距离极其遥远、广阔无垠:
    • 指地域、疆界或视野所及的尽头渺不可及。如形容山川辽阔、疆域广袤至视线或想象难以企及之处。
    • 古籍例证:晋·潘岳《西征赋》:“眺华岳之阴崖,觌高掌之遗蹅。忆江使之反璧,告亡期于祖龙。不语怪以徵异,我闻之于孔公。愠韩马之大憝,阻关谷以称乱。魏武赫以霆震,奉义辞以伐叛。彼虽众其焉用?故制胜于庙算。砰扬桴以振尘,繣瓦解而冰泮。超遂遁而奔狄,甲卒化为京观。倦狭路之迫隘,轨崎岖以低仰;蹈秦郊而始辟,豁爽垲以宏壮。黄壤千里,沃野弥望。华实纷敷,桑麻条畅。邪界褒斜,右滨汧陇。宝鸡前鸣,甘泉后涌。面终南而背云阳,跨平原而连嶓冢。九嵕嶻嶭,太一巃嵸。吐清风之飂戾,纳归云之郁蓊。南有玄灞素浐,汤井温谷;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浸决郑白之渠,漕引淮海之粟。林茂有鄠之竹,山挺蓝田之玉。班述陆海珍藏,张叙神皋隩区。尔乃地协华阴,天开图牒。辽缅蕞尔,西土是宅。”(此例中“辽缅”形容关中平原西望视野之辽阔悠远)
  2. 形容时间流逝久远、历史悠长:
    • 指追溯往古或展望未来时,时间跨度极大,悠远漫长。
    • 古籍例证: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自姬汉以来,眇焉悠邈,时更七代,数逾千祀。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自非略其芜秽,集其清英,盖欲兼功,太半难矣!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书,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孝敬之准式,人伦之师友,岂可重以芟夷,加之剪截?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今之所撰,又以略诸。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辩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所谓坐狙丘,议稷下,仲连之却秦军,食其之下齐国,留侯之发八难,曲逆之吐六奇,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载,概见坟籍,旁出子史。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亦已不同。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远自周室,迄于圣代,都为三十卷,名曰《文选》云耳。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辽缅徂年,平生所著,略无足纪。”(此例中“辽缅”形容时间流逝之漫长)
  3. 形容思绪、情感或追忆的悠远深沉:
    • 指思绪飘向远方,追念遥不可及的往事或人物,带有深沉、绵长、难以释怀的情感色彩。
    • 古籍例证:唐·房玄龄等《晋书·文苑传·袁宏》:“宏尝与王珣、伏滔同在温坐,温令滔读其赋,至‘致伤于天下’,于此改韵。云:‘此韵所咏,慨深千载。今于‘天下’之后便移韵,忽于文理不便。’滔乃云:‘得益“激”韵。’宏即答曰:‘辽缅未然,慷慨谁语?’”(此例中“辽缅”形容对深远未然之事的感慨思绪)

三、总结 “辽缅”是一个古雅且表意凝练的复合形容词,其核心语义聚焦于“遥远”这一概念,并依据语境可具体指向:

网络扩展解释

“辽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 基本释义
    “辽缅”原指遥远,强调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感。例如,晋代葛洪在《抱朴子·讥惑》中写道:“何其相去之辽缅乎?”,此处即用“辽缅”表达事物之间的遥远差距。

  2. 引申含义
    在现代使用中,该词可引申为关系疏远、联系不紧密,常用于描述人际或事物间的疏离状态,如朋友渐行渐远、团队协作松散等场景。

  3. 古籍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文献,如《抱朴子·嘉遁》中“情神辽缅,旁若无物”,形容超脱世俗的遥远心境。

  4. 词语结构
    “辽”指遥远或开阔,“缅”本义为细丝,引申为绵长、久远,组合后强化了距离感或疏离的意味。

  5. 现代应用
    当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学或学术语境中,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空间遥远”还是“关系疏远”。

总结来看,“辽缅”兼具本义“遥远”和引申义“疏远”,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更深入的古籍例证,可参考《抱朴子》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傲死跋勑边馆避锋币献查处禅眼茶座伧儿创造学楚乌触衣大陆桥运输帝宸定光抵排东郭逡顿曲枫木人改望馆室画规简嫚僭嫚结痂菫色矜衒抗然喀斯特兰羞兰薰料校狸猫灵润荦荦大端麻缠妙斲铭刻牌局旁摇阴煽蓬乱贫而乐道孅弱邛僰盛高瘦健戍卫属想送关太史令跳猫子挺出体意颓索颓向无贰虑向暮湘乡派箫笛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