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辽绝的意思、辽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辽绝的解释

(1).遥远。 南朝 梁 柳恽 《赠吴均》诗之二:“关候曰辽絶,如何附行旅。” 宋 蔡襄 《荔枝谱》:“﹝荔枝﹞其于果品卓然第一,然性畏高寒,不堪移植,而又道里辽絶,曾不得班于卢橘江橙之右。” 元 刘敏中 《丞相顺德忠献王碑》:“王谓 山嶠 小夷,去中国辽絶。”

(2).相去甚远,悬殊。《南史·谢晦传》:“ 安仁 、 士衡 才为一时之冠,方之 公閭 ,本自辽絶。”《新唐书·刘洎传》:“帝王之与臣庶,圣哲之与庸愚,等级辽絶,势不伦拟。”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岂酒有美恶,价不同歟?抑何其辽絶邪!”

(3).远隔。《朱子语类》卷一三四:“古时君臣都易得相亲,天下有天下之君臣,一国有一国之君臣,自 秦 汉 以来,便都辽絶。”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梦绕亲闈,愁深旅邸,那堪音信辽絶。” 明 冯梦龙 《新灌园·计匿王嗣》:“ 法章 自到 莒州 ,朝中音问辽絶。”

(4).久远。 晋 王嘉 《拾遗记·殷汤》:“至 师延 精述阴阳,晓明象纬,莫测其为人。世载辽絶,而或出或隐。”

(5).高远貌。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 比干 之以仁义兮,缅辽絶以不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辽绝”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áo jué,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的释义,其含义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综合解析:

  1. 遥远
    指空间或时间上的遥远。例如南朝梁·柳恽《赠吴均》中“关候曰辽绝”,宋·蔡襄《荔枝谱》提到荔枝因“道里辽绝”难以移植中原,均强调距离之远。

  2. 相去悬殊
    表示差距极大或性质迥异。如《南史·谢晦传》用“本自辽绝”形容才能差异,《新唐书·刘洎传》以“等级辽绝”说明地位悬殊。

  3. 远隔
    多用于描述人际或地域的隔绝状态。《朱子语类》提到秦汉后君臣关系“辽绝”,明代《琵琶记》《新灌园》等作品则用其表现音信不通的困境。

  4. 久远
    侧重时间跨度长,如汉典释义中“久远”的抽象概念。

  5. 高远貌
    形容高远辽阔的景象或心境,如潘岳《登虎牢山赋》中“江山辽落”的意境。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可描述地理阻隔、情感疏离、阶级差异等,如“异乡辽绝”“君臣辽绝”等表达。需注意其古语色彩较浓,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辽绝的意思

辽绝是指遥远无边的意思。它用来形容地理环境或者人际关系的疏远和难以接触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辽字的部首是辵(辶)和金,部首意为“边界”、“边际”,整个字体现了在边疆地区漂泊的意思。

辽字的笔画共有7画。第一画是竖起的撇,接着是向右下方弯曲的横画,最后四画是连续的短横。

来源

辽字最早出现在《三国志·魏志·西戎传》中,形容西戎地区深广辽远。后来,辽形容词逐渐被引申为疏远和遥远的意思。

繁体

辽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 "遼",多用于港澳台地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略有不同。辽在古时候的写法为 "遼",字形更为繁复。

例句

1. 这个荒芜的山区辽绝无人。

2. 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辽绝了他。

组词

辽远、辽阔、辽广、辽大、辽风、辽天。

近义词

广阔、遥远、绵延、无垠。

反义词

亲近、接触、邻近、相连。

别人正在浏览...

背本就末辨合贬匿表座并励鄙夷博涉惭感趁坊筹款宕冥调按斗然二妫方术士返盐费留附庸垢敝骨科横厉合盘甲流箕畴经济特区锦书举首戴目课口喟然缭墙理业立扎曼姬猛气末大不掉披挂潜总挈扶怯上砌水奇谈怪论裘絺七椀茶日珠膳脯舍旧谋新谥碑四时琐居讨详统一口径緰此頽剥驼茸诬争贤劳小辨小家数小僮下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