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符的意思、白符的詳細解釋
白符的解釋
白石脂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三·五色石脂》。
詞語分解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
- 符的解釋 符 ú 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兵将用的憑證:虎符。符信。符節。 代表事物的标記、記號:符號。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畫的驅使鬼神的圖形或線條:符咒。護身符。 古代稱祥瑞的征兆:符瑞。符應(
專業解析
白符,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道教符箓的别稱
指道教儀式中使用的白色符紙或繪有朱砂圖案的白色符咒,象征潔淨與驅邪之力。此義項源于古代道教文獻,如《雲笈七籤》載:“白符者,太素之氣,以辟不祥。”其色白對應五行中的“金”,代表肅殺與護佑功能。
來源:張君房《雲笈七籤·符字部》(北宋道教類書)
二、礦物類中藥别名
特指“白石脂”的簡稱,是一種白色高嶺土,中醫用于澀腸止血。《神農本草經》稱其“味甘酸,主黃疸洩痢”,《本草綱目》進一步說明:“白符,即白石脂,色白細膩如脂,故名。”
來源:
- 《神農本草經》(漢代藥學典籍)
- 李時珍《本草綱目·土部》(明代醫藥學著作)
附:字形與構詞解析
- “符”字本義:《說文解字》釋為“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後引申為具有法力的憑證。
- “白符”構詞:以顔色“白”限定“符”的屬性,形成專名,符合漢語“修飾語+中心語”的構詞規律。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東漢文字學著作)
以上釋義綜合了道教文化、中醫藥學及文字學權威典籍,體現了該詞在漢語中的特殊語義脈絡。
網絡擴展解釋
“白符”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具體如下:
-
成語含義()
- 基本釋義:指形式上完整但無實際效果的符咒,比喻徒有其表的事物或行為。
- 來源與結構:由“白”(空白、無效)和“符”(符咒)組成,源自古代民間對無效符咒的稱呼。
- 使用場景:多用于形容虛假承諾、無實質作用的措施等,例如:“這類政策若缺乏配套執行,不過是白符一張。”
-
礦物别名()
- 具體指向:指中藥“白石脂”的别名,最早見于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三·五色石脂》。
- 藥用背景:白石脂在古代被用作止血、收斂類藥材,屬于礦物藥的一種。
需注意:這兩種釋義的權威性存在差異。成語用法在詞典類資料中更常見,而礦物别名的解釋主要見于古籍和部分網絡詞條,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慠民拜璧拜讀白話八股寶愛摽題不平生采葑采菲茶話會禅道惝恍迷離瘡科辍食存覆大拂電隕杜門自絕豐虛福建省根根葉葉根窮鬼力漢白玉焊锢函牛鼎嘉遁交叉火力借迳京辇驚歎今且卷雲開心見腸困憊蘭裓陵亂柳杞馬将牌沒頭官司拏捏屏翳千載一時趨向三墳五典商憑哨見攝假審辨身子十八層地獄四馳私章太官太母貪虐天鈎铤刺亭驿晩學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