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一種可同時囚系兩犯的木枷。《醒世恒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縧》:“ 去非 依律問徒, 了緣 官賣為奴……又讨連具枷枷了,各搽半邊黑臉,滿城迎遊示衆。”
“連具枷”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刑具,具體解釋如下:
定義:一種可同時拘禁兩名犯人的木制枷鎖。其結構特點是将兩個枷闆相連,使兩名犯人共戴一枷,常用于公開示衆。
連具枷是古代兼具拘禁與示衆功能的特殊刑具,反映了傳統法律中“以儆效尤”的懲戒觀念。其名稱中的“連具”直接體現了雙人共枷的特點,與普通單人枷鎖形成區别。
《連具枷》一詞指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知識分子被迫穿上囚服,雙手被關在手铐中,反複審訊、審查,遭受迫害和壓迫的情景。
連(辶+車+二)->辵部(辶)+車部(車)+二劃
具(⺈+北+二)->刀部(⺈)+北部(北)+二劃
枷(木+加+二)->木部(木)+加部(加)+二劃
《連具枷》一詞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由政府強行對身份疑似反革命的知識分子實施暴力手段時所使用的,象征着知識分子被無理約束和壓制。
《連具枷》
古時漢字寫法稍有不同,連具枷可以寫作連具枷、聯具枷。
1. 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少知識分子被迫戴上連具枷。
2. 我們不能讓曆史重演,不能讓連具枷再次出現在我們的社會中。
連株枷、具樓枷、松枷、木枷、連語據、具硗樓枷、松枷清風
套上鐐铐、戴上手铐
解脫、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